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在沒有二十五歲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會成為相親場上的常客,一年要見十幾個相親女的男人。
對我來說,相親的男人本來就是比較失敗的,相親的男人要麼性格有問題,要麼乾脆哪裡都有問題。
可是我第一次相親之後,這種想法就徹底改變了,因為我發現即使你再怎麼好,如果家庭不好的話還是要來相親。
十八歲那年,我考上了大學,也算是成功的脫離了農門,有希望進入城市當一個體面人。
當時不少村裡人跟我開玩笑,說我上完學之後就是幹部了,以後發達了要記得回報家鄉,回報鄉親。
當時我是豪氣沖雲天,拍著胸脯打包票說全都不是問題,只要我混出來了,一定給你們好處。
每次回憶起我曾經吹過的牛,都會一陣臉紅。什麼叫做年少無知,當年的我可以說是完全詮釋了這個詞。
上了大學之後,瞬間感覺不對了,對社會了解越深,自己也就越發顯得沒有信心。
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少人家境優越,跟他們一比,我就像一隻醜小鴨,什麼優點都沒有。
大學畢業之後,找工作的時候倒是很順利,直接簽了校招。
工作其實很簡單,而且工資也不算太高,時間一長就覺得很無聊。
可是我又不敢辭職,因為學的專業比較冷門,不敢確定離職以後還能不能找到類似的工作,或者或能夠找到待遇差不多的工作。
可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壓力越來越大。首先年紀大了,依舊單身一人。也不是沒有談過戀愛,但都無疾而終。
最可惜的一次是因為對方說我沒有上進心,她沒有安全感。我始終沒有感動,到底要我怎麼做才有所謂的安全感。
後來我才明白,原來就是我賺不到錢,不能夠在當地買房子定居,不能給她家的感覺,所以沒有安全感。
到了二十七歲的那年,父母終於忍受不了了, 強行要求我回家相親。
我想了一天,最終選擇妥協,回家乖乖的接受相親。
我自認為不是小氣的人,一開始相親的時候,都約相親女去高檔的餐廳吃飯。
每次花費基本上都是我工資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相處一段時間的話,花費更加龐大。
可是無一例外,全都沒有成功。那個時候我就在想,我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難道就是把自己好不容易賺來的錢,請一個陌生人吃頓飯就完了?
更可怕的是,相親還要繼續。不過這個會已經心灰意冷的我,也沒有什麼心思給對方什麼好印象了。
快要過年的那一次,我直接約對方在一家普通的飯店,點了一桌子便宜的菜,加起來還不到兩百塊,然後就跟她東拉西扯,完全當做一次朋友間的聚會,絲毫沒有在意自己形象跟言語。
本以為這一次肯定也跟以前一樣以失敗而告終,可是吃晚飯之後,對方卻搶著付錢。
我有了驚訝,因為每次相親都是我付錢,女生都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有些還嫌棄我選擇的地方不好,不符合她的口味。
第一次主動付錢被我遇到了,我還真的不習慣。
於是乎,我就問了她為什麼要主動付錢,結果她說我是個有趣的人,也比較節省,所以她來付錢。不過接下來看電影讓我付錢。
我愣了好幾秒,然後瞬間明白了對方的含義。
原來無心插柳柳成蔭,現實中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