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到台灣自由行的陸客上周五和台灣友人相約,到屏東恆春一家燒烤店用餐,點了一支售價2400元的絕版高粱酒及其他下酒餐點,合計4130元,未料結帳時口袋僅帶了1500元台幣,秒反悔拒付,還和店家理論直喊「台灣高物價、詐欺遊客」,陸客一度報警,但警方要他自行找消基會調解,他最後只好將手機押在店內,領現金付帳了事。
霍姓陸客(30歲)向《蘋果》投訴表示,上週五他到恆春自由行,想找個朋友一起小酌,就透過微信App加了附近一名年約20多歲的台灣男子當好友,2人聊得開心,對方就自願說要請客,將他帶到一家燒烤店用餐,還說是自己朋友開的店,他不疑有他,就跟著進入用點餐。
他說,兩人點了一些燒烤、炒飯,先喝了一瓶啤酒,但覺得不過癮,店家推薦了一支較烈的酒,試了一口後覺得香醇,因此第一杯倒入威士忌杯子約3分之1滿,之後又續了半杯,另一位台灣友人也差不多喝這樣的量,以這4杯的酒的量,怎麼可能是一瓶完整的酒,「絕對是開封過的!」指控業者也沒有清楚告知、提醒這支酒居然要2400元的天價,但自己也沒有問,心想「一個路邊攤,不可能貴到哪裡去」,的確太粗心大意,但這根本「誘導式消費」,還直言「台灣高物價,這根本嚴重詐欺遊客。」並控警察袒護店家,硬要他付錢不然要拘留他。
被投訴的燒烤店沈姓老闆則聲稱,22日晚上8點多,陸客跟一名台灣人到店裡用餐,一坐下就先說要白酒,告知沒有白酒後,改點一支有龍紋瓶身、約1公升的絕版金門高粱,店內售價是2400元,另還點了5瓶百威啤酒300元、3支筊白筍120元、10串牛肉串300元、10顆生蠔500元、1條魚卵300元、1份炒飯80元、1顆番茄30元、2串雞屁股60元、1份玉米筍40元,沈點完餐點後反問「就2個人吃得了那麼多嗎?陸客還回「沒問題,很便宜。」
老闆聲稱,確認燒烤餐點、金額無誤後送餐,也附上點餐明細,一共4130元,2人約莫在店裡待了4個多小時,全部的餐點都吃光了,要結帳時因為就要打烊,只收4千元整,但陸客認為太貴拒絕付錢而報警。沈姓老闆表示,因為本身有在收藏酒,這隻酒是在9年前當兵時向朋友以2千1或2千2的價錢購入。
《蘋果》致電詢問沈姓老闆對於被控詐欺相當無奈,甚至駁斥陸客「沒有告知價格」一說,明明點餐前就有告知酒的價格就是一瓶2400元,如果喝不完就以杯計價,因為陸客點的是白酒,怕他對高粱味道無法接受,還小心翼翼地先倒了一口試喝,陸客相當喜歡高粱味道,又自願續杯,最後那支酒倒了4杯後,也就倒完了,其他的下酒菜也列了消費清單,再出餐錢也確認無誤,陸客結帳時在現場突然盧了起來,還叫了警察,有些客人還根本被嚇跑,影響上班時間,本來還要求多收五百元,後來也沒有收,沒想到還被投訴,直喊「太無言!」
霍姓陸客說,今年1月跟團到台灣走馬看花,喜歡台灣人的熱情,因此特地到台灣深度旅遊,20日從金門到台灣,就一路向南,特別選在恆春待了4天,自己也是一名廚師,覺得店裡的餐點美味,但是待客就有待加強。
恆春分局警方表示,員警接報後前往小吃店處理消費糾紛,陸客身上只帶1500元台幣,付不出錢,並稱他有在喝酒,這種酒沒這麼貴,員警向他表示,這是消費糾紛建議可打消基會申訴,後經現場協調後,陸客才稱願抵押手機於店內,之後返回飯店拿錢付帳,雙方皆同意。
而記者檢視投訴人提供的菜單和照片,發現酒疑似是酒廠紀念酒,燒烤店家卻是以杯計價,4杯收費2400元,店家否認陸客指控酒已開封,並解釋因為客人是用約300CC容量的威士忌酒杯喝了4杯,最後酒瓶內的酒也倒完了。
一名金酒公司員工看到《蘋果》報導墾丁這起消費糾紛,直說:「嚇死人,怎麼這麼貴」、「這罐最多只能裝600CC,怎麼倒出四杯,不知道哪裡有問題?」
金酒公司表示,因為沒有完整拍到整個酒瓶外觀,所以無法判斷是何時出廠的金門高梁,但一般人可以向金酒公司或金門陶瓷廠訂購,依照片看來應是金門陶瓷廠的主題客製化紀念酒基本瓶款之一,有很多公司訂製過,每瓶容量約500到600CC,售價依訂單量約在7百到8百元間,也因為是客製化,常常被店家拿來炒作。《蘋果》上網搜查,發現網路上2013年有人兜售相同青龍瓷瓶的高梁酒,喊價到一瓶1900元。
屏東縣政府消保官吳清宜表示,業者必須明確揭露商品售價,告知消費者完全能夠接受價錢後,這筆交易才算成立。由於部分酒類涉及典藏、紀念性質,並沒有固定性售價指標。建議消費者進行交易前先行確認商品種類、價格、成分,尤其針對業者標榜限量商品,更應注意其出產來源地或商標,酒類部分避免買到假酒,消費者如認為業者有欺瞞或顯失公平等行為,得舉証向公平交易委員會檢舉。(李卉婷、蔡宇凌/屏東、金門連線報導)
出版時間:13:38
更新時間:23:59
有龍紋瓶身的容器(左)就是店家所稱的絕版金門高粱,金酒公司表示,這是民眾可透過訂購量產的客製化紀念酒。投訴人提供
陸客點的菜單,第一項酒錢寫著四杯2400元,被陸客氣憤爆料控店家詐欺。投訴人提供
警方介入排解,要陸客若有消費糾紛可打消基會,陸客選擇押手機回飯店拿錢。投訴人提供
文章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