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發現:睡覺前,家長是否跟孩子說這3句話,5年後差異巨大

作者:CUP       2019-03-09 00:10:35


美國加州大學近來發表了一項研究:如果在睡覺前20分鐘和孩子聊天,孩子的語言能力將大為提高。因此,專家建議,如果希望孩子未來能夠出類拔萃,睡覺前就別再讀童話故事了,最好跟他們聊天。因為,睡前讀童話故事,其實對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沒有特別明顯的效果。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父母的言行舉止不僅會影響著孩子,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雖然現在很多家庭都把孩子捧在手心裡,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兒委屈,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

可能有些家長在給孩子創造物質條件的同時忽略了對孩子的正確教育,對於孩子的陪伴也是少之又少,莉莉的孩子今年5歲了,不管幹什麼事情都是我行我素,而且在跟小朋友的接觸中,也總是很霸道,每次一開口都是我媽媽怎麼樣,我爸爸怎麼樣,我就是家裡的小皇帝,莉莉聽到孩子這樣講的時候就非常生氣,覺得孩子越來越不像話,其實這些歸根結底,都是莉莉對於孩子的教育出現了問題,作為父母的, 如果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好好教育孩子,那麼孩子長大後,才會比同齡人更有出息,更有禮貌,更有出息。

美國研究發現:睡覺前,家長是否跟孩子說這3句話,5年後差異巨大

1、今天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呀?

不必特地設置問題去探尋孩子的內心,聊天應該是自發的行為。

最初時,Zoe會去提示開心的事,不開心的事、擔心的、興奮的……

可是因為兩個娃還小,情緒來得快去得快,日常小事,一般不強烈不走心不記得。於是絞盡腦汁去想什麼開心,什麼不開心,就反而費腦,延遲了入睡時間。

為了回答我的問題,小寶洋洋曾經每天說同樣的不開心的事:在幼稚園沒拿到泡泡機,只好去滑滑梯……好在他是當做玩笑來說的,因為本來就沒多少不開心。

如果每天反復問不開心的事,反而加深了負面思維。

後來我們改成聊印象特別深刻的事,可能一件不開心的事中也有積極的因素,比如朋友的幫助;一件開心的事中也有值得討論的地方,比如興奮過了頭於是……

因為最終來說,真正和他快樂有關的是他小腦袋裡有多少積極的東西,每天有多少好的想法,有多少壞的想法?

如果他們有很多積極的記憶、期待和信念,心情就會變得愉悅而樂觀。

2、明天你期待發生什麼事呢?

很多家長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但效果都不如孩子自己說出來得好。

你可能很困惑,我希望孩子明天早上不要拖拖拉拉,和他溝通了無數遍,還是老樣子。怎麼讓他自己說出來並且做到?

當孩子對第二天的事有所期待,他就會自己掌握節奏哦~

有天晚上睡前啊穀告訴我,他想成為「運動之星」。就是每天很早到學校參加戶外運動,完成一個運動即獲得一張貼紙,然後每個月集到最多貼紙的孩子可以成為「運動之星」。

因為我們家離學校比較遠,我們對他的要求只是不遲到,對他的這個願望我表示了贊(吃)美(驚)。

於是我們暢想了成為「運動之星」的前景,然後規劃了行動計畫,比如說幾點起床用多少時間吃飯穿衣……

然後那個月,他雖然偶爾也沒做到,加上堵車等因素,沒有得到「運動之星」,但是貼紙數從之前的平均5枚上升到了19枚!

3、需要爸爸媽媽怎麼説明你?

這個問題能夠讓孩子知道,有什麼困難都可以找爸爸媽媽幫助,家是溫暖的港灣,彼此建立一種信任感,家長也可以及時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困惑,並引導或協助孩子想辦法解決問題!

比如當啊穀想得到「運動之星」,我問他,那媽媽可以做什麼呢?他說,叫我起床的時候放學校的起床音樂吧~好的,我馬上去下載!

當然我也加了 一些建議,比如晚上睡前自己收拾好書包等等~

孩子的問題解決了,晚上自然會有更好的睡眠。

總結一下,睡前閒聊好在哪裡呢?

1、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聊天中不在於聊的主題,也不在於有多少知識點,關鍵是: 主動。

相對於讀繪本,被動傾聽,主動聊天能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自省力,讓他們學會思考的快樂,在敘述中完善自己組織語言的能力,能夠養成對事件的判斷力,從而自助式成長。

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內心戲很多,卻難以表達,因為從小缺乏這方面的鍛煉。即使是語訓課,也大多是固定的文稿,沒有表達自我的機會。

因此,睡前時間就顯得彌足珍貴了,那個時間不會被玩具或其他家人打擾,可以很專心地閒聊。日積月累,差距就越拉越大。

2、家長及時獲得孩子遇到的困難

睡前,溫暖的被窩裡,孩子容易身心放鬆,也更容易向人傾訴心聲。家長更有機會瞭解孩子,及時幫助孩子疏導心事,將問題防患於未然。

有一個女孩,連續幾天和媽媽說有鬼。媽媽聽說後只是一笑了之,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鬼,然後就去忙了。

有一天,是爸爸陪,在睡前閒聊時間,仔細地問孩子鬼是什麼樣的?一般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方?

女兒說在學校附近,放學時,總有個黑色的影子跟著她。

於是爸爸聯繫學校和附近警局,後來發現有個慣犯一直跟蹤他的女兒……

媽媽說,你爸爸永遠有耐心聽孩子胡說八道~

3、培養孩子陽光樂觀的性格

睡前聊天讓孩子把開心的事有趣的人講出來,可以讓他們再回味一次美好,懂得感恩,性格也變得陽光而樂觀。

據心理學家考證,孩子在進入夢鄉的最後一個想法如果充滿了情緒和視覺景象,這些圖像就會變成他們做夢的材料。

如果你很不耐煩地催促孩子快點睡,別亂動,別亂講,就是給他潛意識里加了很多封條,不但不利於幸福感的獲得,更會影響安全感。

晚上睡覺前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黃金時間,不妨提早20分鐘進入睡前模式,收穫一個陽光樂觀的孩子,收穫更和諧的親子關係。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以上提到的這三句話,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希望他勇敢又優秀,還是經常多多說吧。最後祝願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快樂健康地成長。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跟媽媽親,長大後卻疏遠了?心理學家:這4種媽媽性格的媽媽趕緊改


孩子身上有這6個表現,已經缺鋅嚴重,再不補鋅就來不及了家長需重視


教育專家:毀掉一個孩子,晚點接他放學就夠了


孫女保不住!阿嬤淚求觀音「用壽命換孫女康復」 神明聽完「給出4個字」真的帶走她


24歲獨生兒子不滿母親催婚,竟離家出走!17年後找到他時...


岳母總找事,俺瞞著老婆攆走她,三天後,才知岳母救了俺


一個焦慮的媽媽,對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洪蘭教授:愛發脾氣的媽媽,都該看看


第一次帶女友回老家,飯桌上弟弟踢俺腿,低頭一看,俺和女友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