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說,孩子小的時候,跟我們相處得多,那上學了之後是不是就是學校負主要責任了呢?實際上,有大量的研究發現,家庭教育會影響學校的教學效果,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在學校裡接受一樣的教育,但是結果會不一樣,因為父母自身的狀況、家庭教育的狀況,都會影響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效果。
前段時間,地鐵上的一張偷拍照火了。空蕩蕩的地鐵車廂裡,一位媽媽懷裡摟著熟睡的孩子,怕孩子的鞋弄髒座位,媽媽把背包墊在了孩子腳下。
有人說,這就是教養!不顯於人前,根植於內心,時刻為他人著想。而為人父母,教育子女,教養就是一個下意識的善良舉動,是一次次不厭其煩的諄諄教導。
父母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1
不久前,一位媽媽帶孩子乘坐公車,孩子暈車吐在了車上。這位媽媽首先想到的,是向其他乘客道歉,然後低身去收拾嘔吐物,其他乘客受到感染也紛紛起來幫忙。
一位媽媽帶著小嬰兒坐飛機,她怕孩子吵鬧會打擾到別人,於是給其他旅客發了一份小禮物。裡面有糖果、還有一張愛心卡片:「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同行的乘客都被這位媽媽的舉動溫暖了。
一位媽媽到學校給孩子送試卷,怕打擾教室裡的孩子學習,於是她脫下高跟鞋、赤腳爬上四樓。
一個有修養的人,無論何時,都不因自身的強弱給別人帶去困擾。一個有教養的媽媽,
是孩子最好的人生導師!
2
一位大哥剛下工地,鞋子上沾滿了泥。
他去超市買東西,擔心把人家的地板弄髒了,於是就把鞋子脫下來,放在門外的路邊。
一位農民工大哥到自助銀行取錢,發現保潔剛把地板拖乾淨。
保潔說:「沒事,我可以再拖一遍。」
但他卻說:
「不能給你添麻煩,我很快就走。」
地鐵上,小哥疲憊的背影看得人心酸,明明半截車廂都是空的還是堅持站著。
他說:「我這身太髒了,我坐了別人不好坐。」
所以,我一直告訴自己的孩子: 真正讓人肅然起敬的,是一個人源自內心的教養。
3
國外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了一個暖心的故事:
女兒在回家的路上第一次來例假,不知道自己的褲子被弄髒了,一個暖心的男孩發現之後,
悄悄地把毛衣借給女兒圍在腰上。
小男孩騎著滑板車摔倒在了路邊,兩個路過的男孩把他抱出來,給他拍去身上的灰塵。
感謝這個暖心的小哥哥!
晚上,出門遛彎的小男孩,看到環衛工爺爺在撿散落滿地的紙片,他下意識地跑上前去幫忙。
看著這個小小背影,他的爸爸媽媽一定很欣慰吧。
孩子背後,定有一對可愛的父母。他們知道教育孩子的根本,就是教會他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4
一個9歲的男孩在路邊騎自行車玩,不小心撞到了路邊汽車的尾燈。他的媽媽過來給車主留下了一張字條:
「我也是社區住戶,請您放心!」這既是對別人的負責,更是對自己孩子的負責!
一名退伍的消防員爸爸,帶孩子出門卻遇到火災。爸爸毫不猶豫地奮勇救火,而他的孩子目睹了爸爸救火的全過程。
之後他的兒子在日記裡寫道:「我爸爸是英雄!」
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等地鐵。孩子問媽媽:「地上的小腳丫是什麼啊?」
媽媽耐心地給孩子們解釋:「乘坐地鐵一定要站在這裡等候。」
常常有家長會問:如何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其實就是以身作則,答案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5
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一位鴨媽媽帶著寶寶們過馬路。路上的司機看到後,紛紛減速停車,
給這一家讓行。
一隻流浪貓餓壞了,女孩給它買了一根火腿腸,小貓邊吃邊流淚。女孩哽咽地說:
「別哭了,吃就行…...」
商場裡,一位媽媽推著嬰兒車下電梯,前面的快遞小哥把腳擋在了車輪前,以免車子向前滑。
對他來說,這一天也許又是忙忙碌碌,但也不耽誤這一舉手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