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作者:CUP       2019-02-09 02:51:58


華益慰(1933年-2006年):湖北省浠水縣人,生於天津的一個醫學世家,原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常務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從醫56年,始終如一地像白求恩那樣對事業非常負責,把畢生精力傾注在醫學事業上,2006年被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欄目評為年度人物。

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親歷多次手術

讓他體會到病人的苦

我從前做了那麼多手術,但對術後病人的痛苦體會不深,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沒想到病人會這麼痛苦......

這是名醫華益慰臨終前,留下了的話語,這也是他留給世人最後的警示。

華益慰是新中國第一批8年制醫學畢業生,也是退休後每年還做很多台手術的老醫生。周圍人對他的回憶是:天亮為病人查體前,他總是先搓熱雙手,焐熱聽診器,儘可能地少暴露病人的身體;在給病人動手術前,他總是在電梯口等候病人,讓患者在麻醉前看到醫生。

醫生如何面對死亡?

他們也是病人,但出於職業習慣,他們可能仍然在思考關於疾病的問題。華益慰的臨終感悟,也讓我們認識到現代醫學有限的事實。

如果能治癒,那就努力去治癒我的患者,如果治癒不了,那就盡力減輕他們的痛苦,如果什麼都不能做,也要讓他們感覺到,我們懷著對生命的敬畏盡力幫助他們。

比如華益慰大夫,他讓人肅然起敬。2005年7月25日,手術室與往常一樣安靜,華主任做完一例甲狀腺腫物清除手術,患者得救了,華益慰卻病倒了。

也許患者並不知道,73歲的華主任此時已是胃癌晚期,他是在帶病履行一個醫生的職責,這也是華主任做的最後一例手術。

告訴那位預約患者,我不能為他做手術了。

行醫幾十年從未失約的華益慰,在病榻上讓同事向患者表達他的內疚。

華益慰2005年7月因胃癌住院,8月接受全胃切除手術,接受化療,出現腸梗阻。

那段時間他的飯量突然減少,消化差,檢查身體後,他馬上診斷自己患了胃癌,進一步檢查發現,居然已經到了癌症晚期,華益慰只好接受常規處理,做了全胃切除。

但術後,華益慰返流特別嚴重,食道總是燒得疼,嗓子常被嗆得發炎,連耳咽管也被刺激得很疼,人只能半臥。全胃切除的痛苦還沒結束,下一個痛苦接踵而來,為控制癌細胞的擴散,他接受了腹腔熱化療,一周化療兩次,一個月內共做8次。

化療期間,華益慰嘔吐得特別厲害,無法進食,只能靠鼻飼管輸點營養液,他和家人都認為這是化療的反應,扛過去就可以恢復進食了。

老伴張燕容說:

他原來身體的基礎很好,第一次手術後體重還維持得不錯,如果不做化療,慢慢恢復飲食,也許能恢復得好一些,但是化療把他徹底搞垮。

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老伴張燕容照料病中的華益慰

沒想到,更大的痛苦正悄然走近華益慰,化療結束兩三周,華益慰仍舊噁心、嘔吐,胃腸造影發現,已發生迴腸末段腸梗阻,隨著腸梗阻日漸加重,後來連大便都沒了,腹脹、嘔吐更為嚴重,不僅沒恢復飲食,連鼻飼營養液都進不去。

在疾病折磨下,華益慰出現了心功能不全、全身水腫、肝、腎功能均不正常的狀況。

2006年1月份接受腸梗阻手術,手術失敗,造成腹腔感染等併發症。腸液等流入腹腔,造成嚴重感染,腸道已不可能恢復了,這時即使沒有癌症,人都很難活下去了。後來華益慰身體徹底衰竭,醫院為他安排特護組,華益慰由ICU病房轉回到肝膽外科,他對戰友們說:

我的病已無力回天,不要再用昂貴的藥品,讓我稍稍減輕痛楚就好,為國家省一點。

這是一生沒給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的華益慰,最後提出的一個請求。

當時,術後的華益慰渾身插滿了管子,有靜脈輸液的管子,由於他不能吃任何食物,因而全靠各種營養液支持著;有氣管切開導管,用以幫助呼吸;每根管子都由兩根管子套在一起,要防止發生錯位使管內液體外流時引起感染;還有導尿管等。

生命的最後幾天,華益慰曾不止一次對給他輸血漿的醫生說:

別輸了,別再浪費了。

2006年8月華益慰去世,他就這樣離開了,整個過程令他痛苦不堪。

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推己及人

他想辦法減少病人的苦

從前給別的胃癌病人治療時,華益慰也採用全胃切除手術,但自從他自己接受全胃切除手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之時,開始對胃癌治療的方法進行深刻反思。

當時,病房裡住著一位胃病患者,華益慰對他的病情十分關注。

有一天,華老特意找到戰友於聰慧說:

聰慧,對這位病人的治療要斟酌一下,全胃切除帶來的不光是吃飯的問題,還有術後返流的問題等等,做全胃切除,病人遭受的痛苦太大,以後做胃切除時,能不全切就不要全切。

於聰慧記得,華益慰特意用兩手比划著說:「哪怕留一點胃就比全切強,病人就沒那麼痛苦。」

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不僅是治病,

而是要治療患病的人

當華益慰由一名醫生轉化為病人,他從病人的角度,對這醫學問題有全新理解:

作為一名醫生,在生活質量和疾病之間進行取捨時,主要看哪一方給病人的益處更大。如果胃全切除後活一年半,但病人要在痛苦中度過,胃不全切除能活一年,但病人可以活得快樂和充實,那麼這時他寧可選擇後者。

於聰慧說,那時華主任常常語氣沉重地對她說:

我們當醫生的,不能單純治病,而是要治療患了病的病人。

後來,我們接受了華主任的建議,在為以後的胃癌病人治療時,改進了手術的方法,能不全切的儘量不全切,必須全切除的,也改進了術式,想辦法將膽汁和腸液引流掉,使其減少向上返流,並想辦法用腸子成形後代胃,使食物仍可像在胃中停留一下,這樣病人就舒服多了。

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著名腫瘤專家華益慰臨終遺言:真正讓自己康復的不是藥物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日本專家教你「一個動作」,宿便都清空了,人也變美了!


蝦買多了怎麼辦?教你3招,這樣保存蝦多久蝦頭再也不會變黑,別再直接放冰箱了


喝牛奶有4大好處,喝不對,一個好處都得不到!


中職/黃平洋3獲特例調薪 史上20萬俱樂部第2人


初學養盆景首先要注意下面這幾個問題


坐式養肝法,每天2分鐘,健脾補氣


明明是親戚,卻老是不知如何稱呼? 不知道的,趕快收藏吧!


如果夫妻二人都在其中,恭喜了,你要走大運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