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作者:CUP       2018-11-19 05:24:41


有人說「50歲之前,拿命賺錢,50歲之後,拿錢換命」。

實際上,很多人過了50歲,前半生賺的錢,根本不夠給自己看病、治病的。

與其,努力賺錢,不如學會養生,從每天一點一滴開始改變。

50歲後,身體各「零件」功能驟降,一些慢性疾病逐漸顯露,如血管疾病、癌症等。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

就是懶!!!

有心理專家表示,「懶,不是細菌,不是病毒,是一種可怕的心理危機,是心理厭倦的體現。

懶,和吸菸一樣,也會上癮,是人們長壽的「剋星」。#懶#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懶,對身體危害很大,對照一下,以下幾件事,你經常做哪些?

1,懶得動彈

「懶得動彈」,被評為國人不良生活方式之首。

懶得動彈的人,能一天天的坐著、或躺著,好幾個小時不動,家務也不做,有人稱之為「宅」。

懶得動彈,容易使血液循環減慢,各個臟器功能變得不活躍,更容易變胖,其患心腦血管疾病、腸癌的幾率 增加2-5倍。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2,懶得走路

「懶得走路」,可選擇汽車、計程車、高鐵、飛機等,便利的交通,為人們提供了方便。

懶得走路的人,更容易誘發多種慢性疾病,如下肢靜脈血栓、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3,懶得動腦

「懶得動腦」,在網上一搜,就能找到答案,久而久之,有了依賴,人們更不願意動腦,隨之,大腦會加速老化。

懶得動腦,會使大腦變得遲鈍,加速衰老,降低記憶力,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4,懶得上廁所

「懶得上廁所」,更多人是因工作原因導致的。還有一些老年人,因行動不便,憋得不行了,才去上廁所。

憋尿、憋便,都會傷害身體,尤其是中老年人,憋尿會導致泌尿系統疾病,憋便會誘發便秘、痔瘡,甚至腸癌。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5,懶得吃早餐

「懶得吃早餐」,更多是因睡過頭而錯過了時間。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若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血糖過低、慢性胃病、生物鐘紊亂等,嚴重還會增加膽結石、冠心病的患病風險。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50歲後,想健康,謹記「三慢」、「四相伴」:

「三慢」:起床要慢、吃飯要慢、運動要慢

1,起床要慢

身體經過一宿的新陳代謝,體內偏向於「靜」的狀態,血液流動較緩慢,血壓偏低。

這時,最好在床上多躺一會兒,伸伸懶腰,讓全身舒展一下,儘快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起床太急,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引起頭痛、頭暈。

建議,早上醒來後,現在床上躺上3分鐘,再緩慢的下床,起立,做其他的事情。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2,吃飯要慢

吃飯時,不要吃得太快,一定要慢。

否則,食物不能充分得到咀嚼,直接進入胃部,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也容易吃多、吃撐,增加肥胖的可能。

建議,吃飯時,細嚼慢咽,一頓飯最好在15分鐘左右,咀嚼的越碎越好消化。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3,運動要慢

對中老年人來說,運動是好事,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免疫力。

但,不能選擇大幅度、太劇烈的運動,否則容易造成損傷,尤其是關節疾病。

建議,不要做扭動幅度太大的運動,如快速磚頭、仰臥起坐、彎腰取重物等。可做一些舒緩的一些運動,如太極拳、慢走等。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四相伴」:茶相伴、書相伴、友相伴、笑相伴

1,茶相伴

茶,在我國有3000多年歷史,人們將喝茶用於日常,長期喝茶有一定的養生功效。

人參地節茶——養心安神

「將人參、地節、百合、苦蕎、蒲公英 五種搭配在一起,製成代茶飲,每天熱水沖泡。」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人參 有「百草之王」美譽,含有多種皂苷和多糖類成分,有強心、安神的作用,還有助於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減慢心率,保護心臟。

地節 始見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研究發現,能有效提高心率、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功能。

百合 入心經,有養心安神、養陰潤肺的作用,對熱病後餘熱未消、心情抑鬱有一定療效。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苦蕎 有清熱降火作用,可改善心腦循環,清除體內垃圾,消除疲勞之功效。

蒲公英 性寒,與人參搭配,降低了人參的熱性,避免上火。

五者搭配,利於養心、安神,保護心臟,非常適合秋冬季節。

2,書相伴

正常來講,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從20歲就開始下降,到了40歲,神經細胞數量減少會加快,人的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都會有影響。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用到老。」不停地用腦,可延緩大腦衰老、提高記憶力及自身認知能力。

研究發現,缺乏促進大腦功能的活動(如閱讀)會導致認知功能衰退,與經常讀書的老人相比,從不讀書的老人 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會增加3.7倍,偶爾讀書的老人,這一風險也會高出2.5倍。

50歲後,想健康,遠離1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6大因素致手腳冰涼,只需這樣做就能溫暖過冬


佛祖告誡:佔小便宜吃大虧,便宜佔多了,災禍跟著你


養生長壽的5個秘訣非常普通 運動排第5 排第1的你我經常做


百病皆由脊柱生,一個【簡單動作】打通奇經八脈,預防多種疾病


女人衰老從多少歲開始?注意這7點,對照下


「骨刺獨家藥方」長骨刺免看醫生,喝四天就能止痛!


卡耐基最勵志的十五句話,給想偷懶的人能量


天冷了,這種「超級水果」女人要常吃,抗病防衰,養顏潤肌能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