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親生父母相認一年後,美籍華裔「斷橋女孩」決定回到中國

作者:CUP       2018-10-25 05:21:47


與親生父母相認一年後,美籍華裔「斷橋女孩」決定回到中國

一年前,華裔女孩Kati Pohler在杭州斷橋與親生父母重聚的場面,在BBC紀錄片和中國媒體的報道中感動了千萬人。一年後,Kati Pohler選擇來到中國,目前她在淮安的一所學校教書,她希望有更多時間了解自己血緣上的親人。

去年8月26日下午四點,還是美國密西根州大學生的Kati Pohler走上杭州斷橋時,她的親生母親錢粉香早已經哭得無法自抑,她拉著女兒的手,反覆說著「我終於見到你了,媽媽很抱歉。」

這令人心碎的時刻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七夕佳節是中國神話中,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這一天的重逢,距離他們分離已經過去22年。去年12月,BBC拍攝的紀錄片播出,全球幾百萬名觀眾收看了他們的故事,感嘆他們的重逢是一個奇蹟。

據《南華早報》報道,自1999年有正式紀錄以來,僅美國就有超過8萬名從中國收養的兒童。根據美國麻薩諸塞州教育專家Iris Chin Ponte的研究,其中只有40%至50%的孩子會選擇尋找他們的親生父母。根據和國際收養機構合作多年的經驗,他表示,大多數耗時極長、耗資不菲的搜索都毫無結果,只會令人絕望。

很多人看到Kati的故事後,都找她尋求建議和幫助,Kati每天平均在Facebook上收到三個這樣的問詢,通常都來自從中國被收養到西方國家的孩子。她儘可能地回復,但因為她也不是自己找到了親生父母,所以能提供的經驗也不多。

1996年,美國的Pohler夫婦從蘇州的一家孤兒院帶回了Kati,Kati出生三天,親生父親徐禮達就被逼無奈,將她遺棄在菜場。當時徐禮達留了一張字條,寫道:

「小女靜芝於公元一九九五年農曆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時出生於蘇州,因家境貧寒和世事所迫,萬般無奈棄小女於街頭。可憐天下父母心!不勝感謝小女再生父母救命之恩,天若有情,人若有緣,於十年、二十年後七月初七上午相逢於杭州西湖斷橋之上。

狠心父母跪拜,農曆七月二十九日晨。」

Kati從未覺得自己和社區中一起長大的其他白人小孩有什麼不同,所以也沒有特別渴望了解自己的來歷。「我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她曾反覆表示,「當然,每個人都知道我是被收養的,所以我從來沒有問過這件事。」

她和美國父親、哥哥讀的是同一所大學,在那裡努力打工學習。Pohler夫婦當時已經知道了她親生父母的信息,但怕打擾她的生活,並沒有主動提起。他們只告訴錢粉香和徐禮達,他們的女兒很安全,健康,也過得快樂。他們不會主動告訴Kati她的身世,除非她自己問起。

與親生父母相認一年後,美籍華裔「斷橋女孩」決定回到中國

教育專家Ponte表示,很多孩子即便找到了親生父母,也不會多和他們親近。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希望尋求自己出生的「真相」,比如真實的生日、遺傳信息、中文名字等等,但不會希冀情感上的聯絡。

而Kati的幸運之處在於,她和親生父母在重逢後就沒有斷了聯繫,每天都會通過翻譯軟體進行聯絡。而從美國大學畢業後,Kati選擇來到中國。今年9月,她抵達了淮安,決定在淮安國際學校當老師,教學生英文。她的親生父母開了五小時的車從杭州趕來見她第二面,但當時Kati感冒臥床,無法和他們多交流。9月22日,Kati又坐了八小時的公交,趕去杭州與他們共度中秋節。

有外媒跟蹤報道了他們的故事:48歲的錢粉香燒了一大桌子菜。語言不通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對他們來說還是一個問題。Kati是一個非常獨立的美國女孩,她喜歡旅行,畢業前在學校舉行過中提琴音樂會,還有一個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男朋友。而她的中國父母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貧困線上掙扎,沒有出過國門,甚至春節的時候也經常不休息。

他們所經歷中國社會的發展巨變,也是外人無法想像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他們已經從窮得擔心養不活女兒,到生活在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杭州城郊,過上穩定體面的生活。中秋家宴的桌上盤子很快疊了起來,最後上的是大閘蟹和月餅。對不會用筷子的Kati來說,吃大閘蟹更具挑戰性,母親錢粉香看到她用筷子的艱難,夾了一些菜喂她。整個晚上都有親戚打來視頻電話,想見見這個孩子。

據此前媒體報道,2004年七月初七,Kati10歲的時候,錢粉香和徐禮達曾滿懷希望地在西湖斷橋邊等了一整天,但終究沒等到孩子。也許是造化弄人,2005年的七月初七,夫妻兩又遺憾地和親生女兒擦肩而過。此後每年七夕,他們都會等在斷橋邊,但心裡也明白再見靜芝的機會很渺茫。在電視台的幫助下,他們才最終見上了面。

Kati的親生姐姐,是這個家庭里唯一會說英語的人。外表上看,Kati和姐姐長得很像,氣質驚人地相似,說話都語氣溫和、彬彬有禮。但Kati喜歡戶外運動膚色更深,而姐姐的皮膚更加蒼白細膩,因為父母打工非常艱難,姐姐被小心呵護起來,很少曬太陽。Kati來自一個鼓勵年輕人更早獨立的世界,她畢業後還在一個夏令營打工了一段時間。

中秋節的團圓飯後,談話開始變得嚴肅。深吸一口氣後,徐禮達問Kati恨不恨他們遺棄了她,長大的時候沒有親生父母陪伴是不是很難過。Kati反覆告訴他們自己的童年非常愉快,沒有任何「恨」的可能,但這對夫婦仍然糾結在這個問題——糾纏了他們22年的內疚,沒有辦法輕易放下。

文化差異或許是一個重要原因,徐禮達說,外國女孩和中國女孩的想法不一樣。一個被拋棄的中國女孩,可能永遠不會原諒她的親生父母。

這對夫婦非常感激Pohler夫婦讓他們的女兒來到中國,錢粉香說,「他們一定很難過,讓女兒離家這麼遠去如此遙遠的地方。」

與親生父母相認一年後,美籍華裔「斷橋女孩」決定回到中國

教育專家Ponte表示,養父母可能比親生父母更加敏感,擔心他們有沒有給孩子做足夠多,擔心孩子在沒有血緣的情況下,是否能產生同樣的親情。最初Kati發現Pohler夫婦隱瞞了她親生父母的信息時,Kati很不高興,但她最終原諒了他們。

「我們需要更多的溝通,但我覺得他們已經更加理解我的感受,而不僅從他們的角度直接處理問題,他們從視頻電話里已經和杭州的家人見過面了,還想親自來拜訪一下。」Kati未來希望能夠在美國或歐洲繼續深造,淮安的國際學校向她提供了一份工作,讓她決定gap一年,更多了解自己和家人。

與親生父母相認一年後,美籍華裔「斷橋女孩」決定回到中國

Kati喊親生姐姐「姐姐」,但不會把親生父母喊作父親母親,因為她家裡已經有父母了。她還不知道如何稱呼親生父母比較妥當。

錢粉香問她準備在找工作呆多久,Kati給出了一個模糊的答案。Kati發現,所有的父母都是相似的,他們不想和孩子說再見。錢粉香告訴她,走得這麼遠,你的父母也會擔心的。

Kati說,我不喜歡別人擔心我。徐禮達回答她,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作者:吳鈺

編輯:吳鈺

責任編輯:衛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請注意不要踩到魚!越南獨特的水族館餐廳


世界各國空姐大PK!最後一個國家的空姐也太誘惑了吧,這讓大馬的空姐情何以堪!


小孩給男人帶會發生的事 18個「很會玩」的神創意把拔 - 爆新聞


這個設計師無敵了!給他一張照片,他還你一場大片!


LINE群瘋傳的「手繪笑話」你看嗎? 網友整理「精選爆笑集錦」大讚:真的笑到肚子痛!


22個獨生子是永遠無法看得懂的「兄弟姐妹日常」,為了小事可以打架一整天這就是我們相處的方式啊XD


30張奇葩到會讓你多看幾眼的超WTF照片XD


看了這24張照片 你就會覺得臺灣的天氣其實已經是天堂級別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