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由機車(俗稱火車頭)牽引若干節車廂在鋼軌(早期是鐵軌)上運行,它的發明涉及三大組成:火車頭、車輪和軌道。
最早發明火車頭的是英國工程師特里維西克(見第一章第三節「瓦特的專利期滿之後」),在瓦特和博爾頓堅持製造低壓蒸汽機的時候,特里維西克就萌發了改進蒸汽機以提高壓力的念頭,並動手進行研製。比起傳統的蒸汽機,新動力機的體積和重量大大縮小,這就使移動它成為可能。
1801年,特里維西克成功製成世界上第一台火車頭,在礦區硬渣道上行駛,由於沒有方向裝置,沒走多遠輪子就陷到溝裡,最後鍋爐的水燒乾,機車完全毀壞。第二年,特里維西克對機車進行改進,他突發靈感,想把它放在軌道上,這樣不僅不需要控制方向,而且擁有比當時普通的道路更穩固的路基。1804年,特里維西克製成新的火車頭,這次在鐵軌上運行,機車能夠拉動5輛礦車。但因軌道為生鐵鑄造,還是被沉重的機車壓裂,導致機車運行不穩。最終特里維西克放棄了研究,前往南美,為開發秘魯的金銀礦製造固定的蒸汽機。
真正使火車成功運行的是英國發明家喬治·史蒂文森(George Stephenson)。史蒂文森出生於1781年,在諾森伯蘭郡的礦區長大,他家境貧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從12歲起就給在煤礦上管蒸汽機泵鍋爐的父親當助手,一邊勞動一邊學習。史蒂文森的才能很快顯露出來,當上了檢修工,負責諾森伯蘭郡大煤礦基林沃思(Killingworth)所有的固定蒸汽機, 他很快意識到,能夠在軌道上載重奔跑的蒸汽機,要比傳統的固定蒸汽機靈活得多。
1814年,史蒂文森時年33歲,此前他已了解了許多關於製造火車的情況。受礦主的支持,史蒂文森造出了他的第一個火車頭,取名為「布盧徹號」(Blucher),橫臥的鍋爐8英尺長,裝有兩個汽缸。機車拉著8節礦車,載重量達30噸, 平均速度每小時4英里。
「布盧徹號」運行成功,但也顯露了缺點,史蒂文森加以改進,如採用新型的閥門、連接車輪的連桿等,這種系統在後來的幾十年內,成為蒸汽機車的基本機構。
史蒂文森與前人不同,他也努力研製堅硬適宜的鐵軌。他自己的機車雖然不是太重,卻也 常壓裂路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史蒂文森到朋友開設的鐵工廠試驗鍛鐵軌道。取得成功後,史蒂文森申請了鐵軌的專利。後來,史蒂文森所在礦區都換用了新鐵 軌。
自「布盧徹號」問世後十幾年間,史蒂文森建造了大小十幾輛機車,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 「火箭號」。1829年4月,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的董事會組織了引人注目的倫希爾大賽(Rainhill Trail),旨在發現用於該線路的最好機車。為參加這次賽事,史蒂文森在兒子羅伯特的協助下製成新的機車——「火箭號」。該機車有幾個重要的創新,一是 使用多管鍋爐,增加了動力。設置了25條直徑均為3英寸的銅製水管,貫通鍋爐的兩端,從而增大了鍋爐內水的受熱面積,獲得更多的蒸汽,這種設計在後來一百 多年間(直到蒸汽機時代結束),成為所有機車鍋爐的基礎。另一個創新是採用排氣管,將廢氣從汽缸中引進煙囪後再放出去,這就大大增加了煙囪的抽力和所保持 的壓力。
在參賽的機車裡面,「火箭號」出色地完成了各項要求,它以每小時14英里的平均速度 沿1.5英里的線路反覆行駛,沒有發生任何問題,而其他三個參賽者的機車都出現了故障。在最後一輪比賽中,史蒂文森打開閥門,讓蒸汽機更快地運行,時速達 到30英里,令評審官和好奇的觀眾驚訝不已。
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全長31英里,就像以前的鐵路一樣,因運輸貨物的需要而受到了 推動。利物浦是原棉的主要到達地,這些棉花需要運往曼徹斯特的棉紡廠。蘭開夏郡當時是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正因為它的繁榮經濟,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在這兩座發展中的城市之間修建,就不單是一個偶然事件。儘管修建這條鐵路的主要動機是運輸貨物,但由於貨運車廂還未備好,它開通之後首先運送的卻是旅客。
1830年9月15日,世界上第一條客運鐵路(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正式開通,史蒂文森的「火箭號」率先在這條線路上運行。1831年,「火箭號」運行滿一年,客流量達到近500 000人,鐵路公司因此能夠為投資者分發豐厚的紅利。兩城之間很快增加了服務班次,同時也啟動了貨物運輸。
史蒂文森沒有停步,他與兒子羅伯特繼續研究火車,到19世紀30年代末,他們的機車出口幾乎覆蓋歐洲所有的國家,還有大洋彼岸的美國。史蒂芬森父子也為他們的發明申請了一系列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