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後是壽命關鍵期;過了60歲,最怕三種病!怎麼做才能防病、保健康、延年益壽呢?
這裡有一份特製的健康指南,年過60必看!
60歲後是壽命關鍵期,最怕三種病 第一 心血管病仍是頭號大敵
60歲後,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統患病率達39%,其死亡率也急劇上升。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北京電力醫院老年病科主任謝文麗表示,心血管疾病對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危害尤為嚴重,尤其中年人一旦發生心梗,猝死可能性更高。
如果在長期熬夜、吸菸、情緒激動後,持續出現胸痛、胸悶、冷汗等,應儘快就診。
第二 骨折是「第二殺手」
在我國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因骨質疏鬆會遭遇約37萬起骨折事件,60歲後發生率急劇升高。
全國膝關節外科工作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第二五二醫院關節外科主任王振虎教授指出,飲食不均衡,接觸陽光少,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危險性升高。
所以,很多50歲出頭的人,稍稍運動就覺得腰酸背疼,膝關節酸軟,腳步虛浮,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骨質疏鬆症。
第三 老年痴呆症來襲
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現已成為繼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腦卒中之後老年人的第四大殺手。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趙仕福教授稱,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約為7%,這就意味著100個老年人中有7人患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會隨年齡增長而成倍增加,65歲後增加到10%,80歲後會超過30%。
這份健康指南,年過60必看! 渡過關鍵期,活過100歲
60歲以後是壽命關鍵期,過了60歲,最怕上面說的三種病!怎麼做才能防病、保健康、延年益壽呢?這份特製的健康指南,年過60必看!
一、順應四時陰陽變化 補陽養陰、延年益壽
順應四時,就是按照年齡、四季、晝夜的特點作息、運動、吐納。
1順四時而作息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
著名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洪昭光教授也指出,當太陽升起時,人體生物鐘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著你該起床了。
另外,建議在每晚亥時(9點至11點)休息,子時(11點至1點)入睡。中醫認為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而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
2順四時而適寒暑
祖國傳統養生學講究 「順四時而適寒暑」,對於老年朋友來說,如能順應時節做好養生,不僅能夠順利度日,還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
做到順應四時,就需要春天多出門散步,吸收自然中的陽氣;夏天晚睡早起,多出汗;秋天早睡早起,收斂神氣;冬天避寒就溫,少出汗、多曬太陽。
二、練習爬行 強心護肺、改善血液循環
爬行是鍛鍊心肺功能的一種重要方法,還能改善血液循環和營養代謝。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呂沛宛說,爬行健身起源於華佗的「五禽戲」,是通過模仿動物的爬行動作來達到健身目的。
「爬行可將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以減輕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腰椎的負荷,故對防治腰椎病、腰肌勞損和脊柱病有一定的療效。
另外,爬行是全身性協調活動,使一些平時使用較少的肌肉得到鍛鍊,可強化全身的肌肉、韌帶、骨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