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 動漫的故事
孤獨是我們的必修課,不要怕自己努力了不優秀,應該怕比自己優秀的人更努力。
#追逐繁星的孩子 #感悟 #動漫的故事
*正文開始
來源:豆瓣
作者:三日月
整理:冒牌生
從看電影時的激動,暫停幾次給朋友發簡訊力薦,到看完後的激動,只是因為,好幾年了終於又看到了這種感覺的電影,唯美畫面的異世界冒險+心靈治癒。
我給朋友推薦說都趕上宮崎駿巔峰時的作品了,可是,一看網評,吐槽的多過讚美,質疑的多過肯定,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從正面分析一下電影,給予積極的評價。
先從風格說起,有人說,當長髮男子一出現,吉卜力工作室的套路就來了,通篇就是《天空之城》+《風之谷》。
更有甚者說是吉卜力工作室元素大集合,但是看完整部電影你從女主角身上能找到希達和娜烏西卡的影子嗎。
人物是沒有重疊的,蘿莉配狡詐大叔的組合也夠新鮮,只不過就是去異世界冒險了,怎能以偏概全的說是吉卜力風?
從另一個側面說,從開篇到大部分的冒險情節,每一個畫面,每一個星空,每一朵白雲,每一種配色,無時無刻不告訴觀眾,這是新海誠的作品。
這是屬於新海誠的冒險,這是新海誠的異世界,這就是風格。
跟宮崎駿的劇情差別
再說劇情,個人認為,這是新海誠一次成功的突破,再也不是停留在為了一種感情揮灑很多筆墨矯情的時候了。
採訪時,新海誠就說:「這次不會再只著重於描寫失去摯愛的主角,而是希望把這主題往前一推。
為大家呈現出在失去了摯愛之後將會如何去克服,將如何去治癒心靈的創傷。」
這往前一推,真是退進了一大步。開篇,明日菜忙東忙西,洗衣做飯,往後山頭跑,學習還一直是第一。
但是不管多麼忙碌,活得多麼津津有味,她只是一個人,沒看見她父親母親長什麼樣,沒有朋友。
就算那個一直想和她回家的同學(也算是想和她做朋友)也總是被她拒絕,陪伴她的就是那隻小貓。
這裡就看到小貓存在的必要性了,它比吉卜力的任何寵物都更具存在意義,後面的劇情更說明了這一點。
簡短的開篇,就塑造了一個開朗卻無法用幸福感染人的孩子,為後文明日菜爆出冒險真諦,做了非凡意義的鋪墊。
遇到瞬,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感情,一下子感情、生活都有了寄託,但是這種感覺又轉瞬即逝,於是母親登場,帶來噩耗。
母親回來有一個細節,明日菜本來是吃完早餐準備去上課了,但是母親回來了,明日說自己還吃得下,要和母親再吃一頓。
從這裡就能看到明日菜是多麼渴望和母親多呆一會,多麼渴望有個人陪伴(新海誠描繪感情真夠厲害啊)。
後來新老師登場,講課內容為冒險做引子,終於一點一點將故事推向了異世界篇。
在這承接的一段有一點值得注意一下,明日菜接受了和同學一起回家的要求,這裡就能看到瞬的出現帶給她的改變。
冒險正式開始,老師問菜,你是想讓瞬復活嗎,菜沒回答,從這裡就已經說明菜冒險的盲目性。
是個人的都知道,如果菜是為了拯救一個總共在一起的時間不到半天,僅是親了一小下額頭的男孩而赴湯蹈火,差點丟掉性命,那麼這就是十足的爛片。
幸好不是,新海誠比想像的高明的多。沒一會,老師開始顯露狡黠的尾巴,「沒想到,她還挺有用」。
立意明確了,一同冒險的大叔級男主角,不是什麼正義和偉大,父愛與領航的化身 ,而只是利用菜的一顆炸彈。
在村莊的時候,村長說,你不能因為自己的迷茫連累到這年幼的女孩 ,一語道破玄機,也是從積極意義上的冒險到冒險意義否定的一個揭示主題的轉捩點。
在前往生死門,昏暗色調的路上,菜說,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故事結局我看了,伊邪那岐在地底看到是已經腐爛變得很醜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