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通過手機提交身份證號、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最快幾分鐘就能借到幾千元……去年以來,通過網際網路平台服務小微群體的「現金貸」業務迅速崛起,甚至被視為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最後一塊投資「寶地」。
業內人士反映,雖然今年來監管層已發布整頓「現金貸」行業的指導意見,但具體監管政策尚未落地,行業亂象正在侵蝕金融安全(詳見8月21日《經濟參考報》)。
缺錢,在正規金融機構又求不來財時,一些急需用錢者就將眼光盯在了市面上出現的種類繁多的「現金貸」平台上。近幾年興起的小額現金貸款業務,具有無抵押擔保、小額短期、方便靈活等特點,因此吸引了大量無法得到傳統金融機構信貸服務的客戶群體,如大學生、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等。尤其是一些平台打出的廣告很是誘人,如:不設貸款門檻,只需提供身份證號、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資金當天就能到帳。
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如此輕而易舉地得到錢,殊不知背後卻有可能是埋伏重重。
據媒體報道,重慶的陳女士家就經歷了這樣一場噩夢:兒子楊宇前後在20多家貸款平台借款兩萬多元,全家人陸續償還了大半年,直到今年5月才將本息10餘萬元結清。 楊宇一開始只是想買新手機,無意中發現一些主打「現金貸」的貸款平台,只需提供身份證號、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資金當天就能到帳。
楊宇當即決定借款3000元,每月利息200元。當時,楊宇對200元的利息並沒有在意,但不久後他被用人單位辭退,無法按時償還。
後來,他不斷接到催款電話和信息,才得知一旦逾期還款,管理費和逾期費每天高達100多元。 無奈之下,楊宇先後從20多家「現金貸」平台借款,拆東牆補西牆,本息很快滾雪球般達到兩萬多元。楊宇的親屬、朋友都收到了貸款公司的催款信息,還不斷有人到楊宇的家中催款。楊宇的父母四處找親戚朋友借錢償還貸款。在此過程中,逾期費、管理費和利息的滾動卻從未停止。貸款全部結清時,本息已從當初的兩萬多元增至10餘萬元。
這個案例展現的是部分不良「現金貸」平台畸高利率和逾期費以及濫用個人信息等暴力催收手段。尤其是暴力催貸,不僅給當事人和其家庭帶來騷擾,而且也難免飽受皮肉之苦,更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
比如,此前沸沸揚揚的「裸條」事件,就是「現金貸」爭議的冰山一角,讓人感到了「現金貸」的驚悚。 事實上,「現金貸」曾被視為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最後一塊投資「寶地」。
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現金貸」市場活躍用戶量已達1000萬至1500萬,市場規模未來可達到萬億元級別。
並且,「現金貸」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金融機構覆蓋不足的短板;但同時,對其存在的亂象也不容小覷,讓其規範化發展,須對其「清污凈化」處理。 今年4月,銀監會印發《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
隨後,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地也連續發文整頓「現金貸」業務。據記者向業內人士了解,截至目前,具體的監管政策尚未正式落地。 要根治「現金貸」,需要三管齊下。 其一,用監管「清污凈化」。
現金貸」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對其治理不宜「一刀切」,應儘快明確監管部門,促進監管政策落地,劃定準入門檻、利率等紅線,既給予「現金貸」行業一定的發展空間,又逐漸將行業引向健康發展的軌道。
誠如有專家建言,我國對「現金貸」的監管政策至少應抓住三個要點:一是要求信息披露,減少對消費者欺瞞和誘導;二是設定利率上限;三是禁止暴力催收。
同時,有必要對「現金貸」設置准入門檻,並對違規者依法嚴厲打擊。
實際上,英美等國已出台針對「現金貸」的政策約束,至少包括監管目標、監管範圍、准入機制、貸款要素限制、引導優化產品服務、建立監管報告機制六大方面,其監管原則主要是金額控制、費率控制和總負擔封頂,確保本息總額不會無限制增長。
其二,用戶的智商和財商同步提升更重要。
首先在貸款時應認清平台的資質,以免落入「黑高利貸」的陷阱;其次,再缺錢,也應該量力量財而行,無論是選擇什麼樣的貸款平台,也須制定好自己的還款計劃,以免落入「借新還舊」怪圈,最終產生巨額本金利息,導致借款人陷入債務危機;再者,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應祛除恐懼,積極想辦法通過法律渠道保護自己。
同時,「現金貸」行業也應該加強行業自律。
比如,有專家建議,「現金貸」行業亟待建立一個第三方行業組織,既能形成行業自律機制,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又能充當「上通下達」的窗口,減輕監管負擔。
事實上,只要「不守規矩」平台沒了活路,整個行業就不會「變了味」,前景看好的「現金貸」也就會遠離爭議漩渦,使消費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