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食物裡面,最愛干炒牛河。剛剛起鍋的河粉,夾一大筷子在口中咀嚼,油脂與鍋氣帶來的滿足感,實在無與倫比。但炒河粉是非常市井的食物,天生屬於露天的大排檔,屬於嗬嗬作響的火水爐。現在的廣州,百物騰貴,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很難再食到好且實惠的炒河。
條件有限,這碟河粉我算滿意了。
鬼叫你窮咩,唯有自己買材料來自製,但家庭煤氣爐火力太小,出品濕漉漉爛塌塌,無香氣鍋氣。後來經過學習摸索,現在能用家庭的爐灶,做出基本合格的干炒河粉。現在把心得與各位同好共享,請提高貴意見。
1、把腌制過的牛肉片或豬肉片炒熟。
2、綠豆芽事先炒一下,不要熟,顏色由白色轉略透明,還是硬挺的就可以。
說明:事先炒熟豆芽,避免下生豆芽後,水分溢出,降低鍋溫。
3、白鍋煎炒河粉,到河粉熱頭變軟,表面焦干。
說明:白鍋,就是熱鍋不下油。為什麼要預先用白鍋炒河粉?因河粉含水高,家裡爐火不旺,裹上油膜,受熱水分會在內部膨脹,把河粉悶壞,吃起來覺得濕爛。不下油煎炒,把河粉內部水分逼出,吃起來口感實,且預熱後,再下油炒就有鍋氣。當然猛火爐沒這個問題。
4、迅速洗鍋,大火燒到鍋最紅,下少量油搪鍋,下河粉,淋老抽。用筷子結合拋鍋,把顏色炒均勻,下肉片。
說明:油要少,才沒有油膩感,也有焦香的感覺。用筷子結合拋鍋,河粉不容易斷,鍋鏟不好用。
5、炒到河粉干香後,沿著鍋邊淋生抽(或釀造豉油),再略炒到生抽香味出來,加綠豆芽、韭黃或蔥段,翻炒均勻,即可起鍋。
說明:豉油分兩次下,第一次下老抽上色,第二次下生抽增香(釀造頭抽最好)。
這也算比較滿意的一次炒齋河粉
來源:www.cako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