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婆家最討厭的人就是我大姑姐,我嫁過來的時候,她已經嫁人3年了,有個一歲半的兒子。在我進門之前,一直住在我婆家,其實她婆家距離我們家就三里地,隔壁村。早就知道她跟婆婆相處得不好,在家裡也經常說婆家人的壞話,我是看到她能躲則躲。
因為我不想回家,寧願在外租房,婆婆已經明白我不喜歡大姑姐,後來大姑姐就很少回來了。因為租房子花費高,我們兩個都在鎮上上班,所以回家住還蠻方便的,我就把房子退掉了。婆婆一直很照顧我的感受,這一點讓我很感動,她維護我和老公的利益超過大姑姐,這算是真的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了。
我對婆婆也是盡心盡力,她有個頭疼腦熱的我都伺候在她身邊,希望能彌補大姑姐不能時刻陪在她身邊的遺憾。孩子五歲的時候,我們終於在縣城買了房子,我和老公也到了縣城的總公司上班,收入高了,生活條件也好了,我想接公婆過來生活,他們卻一直不肯同意。
婆婆說孩子已經不需要他們幫忙帶了,他們還可以下地幹活,賺一點是一點,不用拖累我們。遇到這樣的婆婆大概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但是我的大姑姐卻成了狗皮膏藥,粘著我們不放手了。我剛搬過來的時候,大姑姐就聲稱要給我們買個冰箱,可至今五六年了,我也沒見到大姑姐買的冰箱。
不過她卻開始把我們家當成了扶貧點,動不動就要來縣城,到了就一定要來我家,看到水果都要拿走,冰箱裡的肉啊魚啊,大姑姐每次來了都要翻個遍,還要抱怨我買的太多,都不新鮮了,她拿走是為了替我消化。我不計較她幾乎沒有給孩子買過東西,但是她這一直往家裡拿東西算怎麼回事?
沒想到我的容忍換來的不是大姑姐的感恩,而是她的變本加厲。最近兩年她每次來了都要哭窮,我一開始還勸她看開點,她說姐夫工作不好,我還傻乎乎的說讓他試著來縣城找工作。沒想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姐夫來了幾次,沒有找工作不說,還借走了3000塊錢。
後來大姑姐又以各種不同的藉口分次借走了不少錢,我算著差不多有5萬了。我想應該讓大姑姐打個借條,累計一下這幾年一共借了多少錢,早晚還不要緊,最起碼有個憑證。但是我老公一直不肯開口,我作為弟媳婦,也不好開口,說多說少怕是會惱了。
最近一次大姑姐又來借走500塊錢,說是著急給孩子買衣服,沒帶著足夠的錢。我晚上生氣的跟老公說:「怎麼你姐每次來都借錢,咱家又不是開銀行的,也不是做扶貧的,你有時間跟她說說,以後借錢打借條,把以前的帳攏一攏,不說好什麼時候還就不要來借錢了。」我老公看我認真了,直接懟我說:「你怎麼不說你弟也來借錢?」
是了,今年春節之後,我弟因為生意開張需要周轉資金,從我這裡借走了3萬塊錢。這三年每次春節後,我弟都會上門借錢,元旦左右還錢,不耽誤我過年用。但是我弟一直都是有借有還,而且從來沒有不認帳,為什麼我老公會把這兩件事相提並論呢?我把這些話告訴我老公,我老公卻說我雙標,對他姐和對我弟不是一個標準。
我不知道到底是我做的不對,還是我老公標準不對,在我眼裡大姑姐和我弟弟的借錢行為不是一回事,一個不認帳當老賴,一個有借有還,怎麼能是一回事呢?我們家條件一般,有時候婆婆收了糧食還給我們補貼一點,可架不住大姑姐三天兩頭的來打秋風。
我站女方的觀點,她這不是雙標,因為大姑姐和弟弟的行為並不完全一樣,大姑姐是想不認帳,弟弟是有借有還,性質不一樣。但這個家庭的問題出在確實是雙方都有借錢行為,但是標準沒有統一。
大家庭和睦的前提是互相包容和感恩。如果有一方不懂感恩,只知道索取,被索取的一方想要維護自己利益,不再一味的包容,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維護自己的小家才是幸福的前提。就算是最親的兄弟姐妹之間,也應該對別人的幫助抱著感恩的心。
夫妻之間應該保持交流,不要把問題隔夜,更不能有問題憋著,等到再遇到相同情況的時候,小事有可能就變成大麻煩了。家庭遇到問題的時候,夫妻之間要互相商量著解決,只要兩個人好好交流,統一標準,家庭沒有大事,也不會有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