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候劉英就和父親相依為命了,母親去世得早,父親為了她沒有再娶,父親是個不善言談的人,把對女兒的愛都深深埋在心裡。年輕時候的父親幹活很拚命,身體欠了債,導致現在身體特別弱,還有高血壓。前兩年,父親高血壓發作暈倒在地上,幸虧搶救得及時,劉英不敢去想接下來的後果。
自從劉英遠嫁到外地後,回家的日子越來越少了。留父親一個人在農村老家。每次想到父親的處境,劉英就流下淚來。
劉英知道,父親是不想自己遠嫁的,哪個當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女兒背井離鄉呢?更何況是像劉英這種和父親相依為命的情況。結婚那天,一向堅強的父親哭了,他拉著劉英的手,心痛得說不出話來,對她說一定要多回來看看他,他想她。劉英和老公跪在父親面前,女婿對著父親發誓說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劉英,也會經常帶劉英回來,讓他放心。
可是有時候願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劉英嫁過去後,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忙裡忙外,老公又在外面跑長途汽車,根本就抽不出多少時間回娘家。
直到那次父親高血壓暈倒被緊急送往醫院,劉英才意識到父親正在一天天老去,可以陪伴父親的日子會越來越少了。
五一放假,劉英坐上了回家的火車,一路上風塵僕僕。「咚咚咚,」劉英敲響了許久未曾打開過的父親家的門。屋子裡沒有聲音,劉英用鑰匙打開門,看到父親已經在堂屋的椅子上睡著了。父親的頭髮是那麼花白,臉上刻上了深深的皺紋,自從上次生病後,父親看起來精神一下子萎靡了很多。看著父親的臉龐,劉英心酸得想哭。
父親睡得很淺,一點聲響就醒了,看到劉英回來了,父親馬上就要坐下來。「鍋里給你燉著湯呢,我坐著坐著就睡著了,人老了,不中用了。」「爸,您趕緊坐下,我來,以後起來的時候要慢慢的,別這麼急,小心摔。」劉英又讓父親坐回了椅子上,自己去廚房忙前忙後。
兩父女好久沒有這樣坐下來好好吃頓飯了,父親還是像以前一樣,不愛夾菜,刨著白米飯吃。劉英知道,這是父親多年養成的習慣,以前家裡窮,沒有什麼肉和菜,父親就謊稱自己不愛吃菜,把所有的菜都給夾給劉英吃,自己就用白開水泡米飯。
「爸,您多吃點。」劉英眼裡噙著淚水,給父親夾了一塊雞蛋。「你吃,你吃,我不愛吃這些東西。」父親還是一如既往,又把蛋夾到了劉英碗里。
吃過飯,劉英去山裡給父親準備了很多柴火,又去買了好多大米和小麥粉,父親愛吃饅頭。
晚上,劉英一直給父親收拾家務到很晚,後來,實在困得不行了,兩父女聊了會天,就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四點多鐘,劉英聽到廚房有動靜,起床一看卻看到父親在蒸饅頭,父親見劉英起床了,趕緊讓她再去睡一會。劉英也確實困得不行,迷迷糊糊就又睡了。
一覺醒來的時候,父親已經不在家,桌子上有父親給自己做的稀飯,炒的小菜,父親知道自己不愛吃饅頭,因此給劉英單獨做的稀飯。劉英到廚房一看,父親一早蒸的饅頭已經沒看到了。
中午回來的時候,劉英問父親饅頭去哪了,父親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劉英覺得父親肯定有事瞞著自己。
第二天父親又很早就去蒸饅頭了,劉英假裝睡著,卻聽到一陣開門聲,劉英趕緊偷偷跟在父親身後。
卻見父親將所有饅頭都裝進袋子裡,袋子裡又放了好多菜,父親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提著袋子來到了一個小巷子裡,這個小巷子裡住的是建築工地的民工。父親把饅頭放在門口的一張桌子上,就走了。
轉身的時候看到劉英,父親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劉英趕緊上去攙扶著父親,問到:「爸,您怎麼到這來了。」父親說:「來給這裡的朋友送點東西。」
原來,父親那年暈倒在街頭,是這裡的幾個民工將父親抬進醫院,還給父親墊付了醫藥費,如果不是他們,父親早就走了。對他們的大恩大德,父親一直記在心裡。建築工地的民工每天早上六點不到就要去上班了,那時外面還沒有賣早餐的。父親想著他們太辛苦,就每天早上偷偷做好早餐給他們送到樓下,怕他們不好意思,父親從沒告訴他們早餐是自己送的。父親說,饅頭方便帶,容易飽,上班的時候塞兩個在兜里,餓了也可以吃。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報答一下恩人,不想增加他們的心裡負擔。
原來,這幾年父親心裡竟然藏著這樣一個秘密。劉英眼眶通紅。父親和這些民工,都是這個社會最不起眼,最底層的人,卻用他們的善意,為我們帶來溫暖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