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是從古至今困擾著中國女性的一個群體性難題,也是一道魔咒。如果再加上一個無風不起浪,出嫁之後還總是跟著自己媽媽一起起鬨的姑姐,那麼對於嫁入這樣一個家庭的兒媳婦而言,想要過得如意難度就顯得相當大了。
三個女人一台戲,成天勾心鬥角不說,她還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關係,處處落於下風,最終由於婆家女性過多干涉夫妻倆的生活,導致家庭矛盾頻發,就此弄丟婚姻,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了。
01
如果讓譚映霞對自己家中那個當婆婆的說一句話的話,她只有這麼一個忠告:「你可以不幫你的兒子兒媳帶孩子,但是你不可以干涉兒子兒媳婚姻。」
她從來就沒要求過婆婆為自己帶孩子,就算她一直就與兒子媳婦同住也是要樣。不情不願的勉強,還不如直接靠邊。對於自己這位婆婆,她早就領教了,不喜歡她不說,還處處將她當成破壞家庭當中安定團結的害蟲在提防著,這就讓她有些難以接受了。她最反感的是,她婆婆好像從來沒意識到自己兒子已經是結婚成家、娶妻生子的大人了,還拿他當小孩子一般看待,平時所有關注的目光,幾乎全都集中在他身上。
這樣一來,他們小夫妻私下的獨立空間就等同沒有了,無時無刻不處於婆婆的控制與監視之下,這種感覺讓她感到沒有隱私,很不適應,也非常反感。
02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婆婆已經讓她覺得很夠嗆了,再加上一個喜歡窮攪和的大姑姐,凡事不問青紅皂白,只以自己母親馬首是瞻,聽風就是雨,經常跑回來湊熱鬧,替自己母親「出頭」,讓她更是苦不堪言。
她也想告訴她一句:「當大姑姐的,你已經出嫁了,娘家只是你曾經的家,家裡的事情不是你跟母親做主,是弟弟跟弟媳的家,你沒權參與。我才是這個家裡的主人,而你只是我們家裡的客人,不知道你哪來的底氣跑到我的家中來撒野。試想一下,假如是我沒事去你家找茬,你會容忍我嗎?」
她不明白,道理明明都很簡單,可為什麼同樣身為女兒跟別人家兒媳婦的這個女人,就是不民懂呢?
03
從前的她,總是習慣息事寧人,以為只要低下頭,呈現出一副低眉順眼的態度,不與婆婆產生衝突,就能順利度過磨合期,最終憑藉時間的流逝與婆家人對自己的了解,而成功化解對方的偏見,贏得對方的好感。
可事實卻告訴她,這種想法很荒唐。所有的忍耐,在並不懂得的人看來,都是實力不濟或心虛懦弱的符號,越是收斂,對方越是放肆。
這與世界上所有的處事原則基本保持一致,你沒有原則與底線,只有溫順的態度,那麼註定會被欺負。綿羊不值得同情,因為它們沒實力保護自己。當兒媳的人得明白,婚姻是你跟丈夫的生活,在婆家有自己的原則跟底線才有可能受到尊重。
04
只是她明白得有些晚了,等到她真的高舉義旗「造反」之時,面對的,就是婆家人一致的譴責、針對與打壓了。這裡面,也包括了早已成功被自己媽媽與姐姐洗腦的丈夫。
有些事情,在最初遭受不公平之時直接指出,對方反而會比較好理解,而假如你從前一直都保持忍耐的態度,待到對方養成習慣之後,你再反抗,他們就會認為你不聽話,反而會責怪與埋怨你,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當然,她的誓死反抗最終還是為自己贏得了自由,也震懾到了婆婆的囂張氣焰,就在她與丈夫大吵一架,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打包整理東西準備走人之時,害怕自己兒子婚姻破碎的婆婆主動走到她跟前說:「兒媳,我去你大姑姐那住,留足空間給你。」「不用,我們已離婚。」她給了對方一個「你終於如願了」的表情之後,頭也不回拉著行李走出了婆家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