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認識我老公的時候還在校園裡,我喜歡他獨有的抑鬱氣質,生活在苦難中的他好像又被苦難成就,那種沉穩的做事風格非常吸引人。雖然那時候他穿的普通,話也不多,但同時有三個女孩子喜歡他。具體他為什麼選擇了我,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能感覺到整個人被幸福包圍著。
大學畢業後,我們就見了家長,他們家沒有他形容的那麼貧窮,而是蓋著五間大瓦房,敞亮的大院子,還在角落種著絲瓜茄子,養著兩隻老母雞。我很喜歡這樣的院子,這就是我嚮往的鄉間生活,根本就不是困苦的代名詞。婆婆第一次見我很熱情,好菜好肉的招待我。
我爸媽見了我老公之後,卻是截然相反的態度,他們不喜歡老公,覺得他不帶著有福氣的樣子,滿臉的苦大仇深,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我爸還說老公家看起來條件好,其實以後生活的苦難多的是,我明明可以在當地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小伙子,非要找個農村受苦,以後哭也找不到地方。
我覺得我爸有點大驚小怪了,在我眼裡,老公家裡條件真的很不錯,並不像我爸爸想想的那樣。我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也相信我老公對我的感情,就算是稍微窮點,但是以後肯定會好起來,目前婆家沒辦法和我家比,但以後一定能超過我爸媽的。
訂婚前,我們又去過老公的老家兩次,其中一次遇到了他的弟弟,老公說他弟弟以前為了供他讀書,所以早早輟學了。這讓我對這個比我們小4歲的青年多看了幾眼,他看起來比我老公還要陽光健壯,兄弟兩個感情很好。我喜歡這樣熱鬧的家庭,比我這獨生女可幸福多了。
公婆很快催著我們打結婚證,我跟老公表示得先訂婚,直接打結婚證有些倉促。老公轉達婆婆的意思:訂婚可以,但是沒有彩禮。我爸媽怎麼能同意沒彩禮?我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跟我說,他辛苦賺錢就是為了給我攢嫁妝。但是沒有彩禮怎麼陪嫁?這跟倒貼有什麼區別?
最後婆婆退了一大步:給我3萬塊錢彩禮,但是不能低於6萬陪嫁。我爸媽氣得哆嗦,最後決定不陪嫁現金了,把家裡閒置的一套房子過戶給我,當成陪嫁。婆家同意,確實啊,一套房子怎麼也得200萬左右,比起來6萬現金算什麼。
訂婚之後就是打結婚證,我們當地是領結婚證婆家還要給紅包,六千至一萬不止,老公拿3萬彩禮給我買了枚鑽戒,然後把剩下的一萬多塊錢存進我的帳戶,說權當給我的結婚證紅包。我當時心裡就已經很不高興了,說好的彩禮已經被花光了,老公自作主張,還好些我撿了多大便宜似的。
拿著結婚證回婆家的時候,婆婆看了看就放到了她的臥室,說給我們存著。我心裡那種怪怪的感覺更強烈了,但是又很難說出口,畢竟婆婆那麼熱情,好像事事都在為我們著想。婆婆雖然沒給我準備紅包,但是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我的心裡稍微平衡一些了。
結果一頓飯的主旋律都是婆婆在講他們家多麼不容易,公婆從小拉扯兩個男孩不容易,長大後老公學習成績好,全家省吃儉用供老公讀書,老公考上大學的時候,小叔子還退學打工去了,說是每個月往家裡匯錢,都用來供老公讀書了。
說這些話的時候,老公臉上的愁苦更深了,我終於明白老公為什麼看起來那麼憂鬱,任何一個陽光的人生活在這樣的壓力下,都會變得苦大仇深吧?我吃飯到中途的時候,婆婆順著剛才講小叔子供老公讀書的那個話題,直接跟我說:「兒媳,你以後要照顧你小叔子,你們兩個條件好,他是為了供你老公讀書了,所以才沒能上大學。」
讓我們兄弟姐妹之間互相幫助我能接受,但是婆婆張口就是因為供我老公讀書了,所以才要我照顧,是不是意思我們欠小叔子,以後都要對小叔子的生活負責任?看著婆婆一臉的期待,我毫不留情地告訴她:「那是你的家事,關我什麼事呢?難道小叔子不出去打工,我老公就不讀大學了?」
婆婆被我堵的說不出話,我老公臉色很不好看,但是我漸漸明白了我爸說的那些話,雖然他們家看起來條件還可以,但是就因為老公一個人考上了大學,所以好像欠了全家,如果他們把這些東西都強加給我,難道以後我要跟著老公一起還這些「債」嗎?
離開之後,我老公指責我說話太衝動,沒有給婆婆留面子,還說婆婆洗碗的時候偷著擦眼淚了。我看他一臉責怪,直接告訴他:「我是裸婚嫁給你,我們家出了婚房,你們家還要把小叔子的生活強加給我?誰供你讀書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又不是我讓你讀書的。你們家如果再有這種念頭,趕緊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