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婚姻對女人來說,真的太重要了,有些時候,甚至是一步走錯,步步都錯。
一個女人,遇到好男人,餘生都是幸福跟甜蜜,遇到壞男人,餘生都是鍋碗瓢盆的生活,還有為了雞毛蒜皮事的爭吵。
作家三毛在《流星雨》這本書中曾說:「年齡、經濟、學識都不是擇偶的必須條件。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彼此的心靈和品格,那才是婚姻能否長久的關鍵。」
那麼什麼是人品?又該如何去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呢?是不是一個男人對身邊所有人都好,這樣的一個男人就值得託付終生呢?
02
知乎上有一位答主分享了她跟她男朋友的故事。
當初她跟男朋友走在街上時,碰到了一個乞丐在吃剩飯,男朋友覺得可憐,走了兩條街後,男友買了蛋糕,送給剛碰到的那個乞丐。
男友這一善意的行為,讓她覺得這人靠譜,於是就同意了跟他交往,哪知後來發現他特別花心,最後直接分了手。
於是,這位答主的總結是:
一個人對父母好,只能說明他有孝心;對朋友好,只能說明他重情義;對弱勢者好,只能說明他有同情心。
所以說,你不能通過某人的部分好就去概括他全部的好,更不能去評判這個人的人品好與不好。
以偏概全帶來的就是對這個人認識不完整,如這位答主最後的總結,我們想要知道一個人的人品如何,那就應該看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不是我們所要的。
比方說,作為妻子,我們就需要看一個男人扮演「老公」,「父親」這樣的角色時,是否合格與,稱職,而不是去看扮演「路人」,「公司職工」這樣的角色,是否合格,稱職。
對一個種莊稼的農民來說,因地制宜就是最好的秘訣,對一個在感情里糾結,不知該如何選擇的人來說,因地制宜依然是個好方法,只不過過程不一樣了。
在這裡,給感情里的女人提個醒:觀察一個男人的人品,可以通過觀察這3件事。
03
兩個人,不管是在愛情里,還是在婚姻里,日常的相處難免會發生些摩擦,你一句我一句,說著說著就吵起來,甚至是扭打在一起。
在這裡先要說下,這裡的扭打不是家暴(一個女人一定要記住,凡是那種家暴類型的打架,這樣的男人一定不能容忍,最好的做法就是離開,越早越好。)
爭吵里,誰都想當那個贏得一方,為了贏,什麼話都敢說,口無遮攔那種,甚至是把曾經的舊事也要翻出來提一提。
有些男人,見說不過女人,就開始動手,想要靠武力來贏得勝利,這樣的男人人品都太差。
一個男人,可以在這樣的爭吵里贏得勝利,但前提應該是就事論事,應該是心平氣和去說理,而不是半句不離一個髒字,這樣的男人明事理,人品自然不會太差。
我有一個讀者跟我分享了她老公的一件事,那天趕上我讀者換班(工廠里白班跟晚班的交替),第二天要上早班,所以前一天下午就下了班。
我讀者的老公沒注意她今晚不上夜班,就跑去跟朋友喝酒去,喝到半夜才回來,讀者心裡氣,一直等到他回來,然後跟他吵了一架。
吵了會,我讀者老公就摔門出去,去了朋友家休息(讀者嘴上說生氣,心裡還是惦記著她老公,知道老公去朋友家才睡)。
第二天早上,讀者的老公給她買好了早餐,走之前還叮囑她路上注意安全。
遇到這樣的一個男人,或許是一個女人此生最大的福氣,可以打,可以罵,結束後心裡依然有你,依然深愛著你。
講真的,一個人能夠做到言出必行真的太難了,但這是一個人為人處事應有的原則跟品質。
且不說在感情里能夠做到言出必行的人是多麼的受歡迎,單就是在日常生活里,人們也願意跟言出必行的人交朋友。
言出必行,不僅是對自己的事,對朋友的事也如此,如果說不能做到百分之一百,做到接近,這樣的人人品也不會差。
言出必行,延伸到感情里,就可以演化為忠誠,對感情的忠誠。在如今這個壓力大,誘惑多的時代,男人的忠誠是女人最需要的安全感。
感情里,沒有誰能保證兩個人就能在一起一輩子,再怎麼甜蜜的感情,也禁不起生活的折騰,慢慢就會變了味。
曾經的誓言也可能是食言,但如果說一個人能夠做到言出必行,至少可以說他責任感特彆強,背叛的機率就會小很多。
如果有旅行的條件,可以帶著對方經歷一次長路程的旅行,感受在長途跋涉,人困馬乏的情況下,對方對你的態度。
長途跋涉,人困馬乏的狀態下,人特別容易變得煩躁跟疲憊,如果說一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對你保持冷靜跟溫柔,說明他對你是真的好,有耐心。
04
作家陸琪曾說:「小事看人品,大事看人格,生活看習慣。」
觀察一個男人的人品,需要從細節入手,通過平時相處時的小事去了解,但這種觀察應該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
不是說你為了知道這個男人的人品如何,刻意去設局,套路男人,男人不知道還好,知道了可能這段感情也就沒了。
當然了,如果說你從小事裡發現了男人的人品不好,也別急著分手,可以坐下來跟對方先溝通,看能不能改掉。
如果說對方只是聽聽,並沒有改正的念頭,那你也別顧及舊情,委屈自己選擇堅持,有些緣分,該斷還是得斷。
其實,當我們在觀察別人的人品時,也在觀察我們自己的人品,所以說當我們給對方提出要求,也別忘了給自己提出要求。
任何一段關係里,想要平穩且長久,需要的還是雙方地位的平等,而不是一方在付出,另一方只管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