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可以省下許多麻煩!
我們家的婆媳關係,一直處於很好的狀態。
尤其是我娘家,幾乎每家都沒有婆媳矛盾。一個兒子的家庭裡,婆媳大多如母女。兩個孩子的家庭裡,婆媳之間也很有溫情。
於是,每次我回了娘家,碰到了那些嫂子們,她們都對著自己的婆婆各種誇。
我以為我們家的婆媳關係,就已經很好了。可是一個阿姨的留言。從頭到尾,都讓大家覺得投稿的可能不是婆媳,而是母女。
「看到婆媳矛盾,感觸挺大的。我想說說我和我兒媳婦的相處。首先,誇一下我的兒媳婦。我覺得我兒媳婦是最好的兒媳婦,人美心善,還能掙錢。雖然不會做飯,性格也比較直,跟個小孩一樣,但是真的很好哄,也很善良。
我們在一起住了八年了,情同母女。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兒媳婦比兒子還親。我牙疼了一個月,跟我兒子說了好幾次,他都沒放在心上。我只跟我兒媳婦說了一次,她第二天就請假帶我去看了。
我跟我兒媳婦一起逛商場。她一直想要給我買衣服。商場的人,以為她是我女兒。她們知道這熱情地給我買衣服的姑娘,是我兒媳婦後,都跟我說,現在這樣的兒媳婦可真不多了。」
「我們剛開始也吵架。她性子特別直,脾氣上來了,別說我了,就是她親爸媽都管不了她。但是,她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等她發脾氣過去了,根本一點都不記仇。
所以,只要她心情不好了,我就罵我兒子讓他老實點,別惹自己的媳婦生氣,我也小心翼翼一點。她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都集體沉默。她哭過了,也鬧過了,也就沒什麼事了。每次,她鬧過之後,還會跟我道歉。
其實,我早習慣了。就像你說的人和人之間相處,誰也不會是誰想像中的樣子。我只要知道我兒媳婦不是個壞人,我晚年也指的上她,我就覺得她的壞脾氣都能包容。
我去年的時候,生了一場病,兒媳婦在床前照顧的比我兒子都多。我兒子只會動動嘴,根本不知道怎麼照顧人。而我兒媳婦心就特別細,吃的穿的用的,她都收拾的好好的。
那時候,我真的特別感動,我真的把她當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了。我沒女兒,能有個這樣的兒媳婦也不錯。
我病好了之後,就對她更好了。只要她跟我兒子吵架,不用她動手,我就會先把我兒子說一頓。
其實,婆媳之間,就是你對她越好,她對你越好的。我跟我兒媳婦,就是誰也對誰好。我對她好,她知道。她對我好,我也知道。」
「我還想說的就是,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就把婆媳矛盾徹底弄僵了。你們有矛盾的時候,過不去的時候,就想想你們之前對彼此的好。
有一次我兒子跟我兒媳婦吵架,兩個人要鬧離婚。我過去勸架,我兒媳婦就連我也不搭理了。她要抱著我孫子走,我就也抱著我孫子不讓走。
她說,這是她生的。我說,這是我看大的。她脾氣暴,說了很多誅心的話,說是我自己願意帶孩子,不是她求我的。還說,我兒子這樣的男人,就不該有女人跟他過。
我當時都被她說哭了。她脾氣好了,就跟我道歉,我真不想原諒她。後來想想,她的好要比不好多。她嫁到我們家,一直都是上班的狀態,工資也比我兒子高。平時家裡的花銷,她也沒計較過。
她對我一直很大方,從來沒有從錢上,讓我難受過。她就不是那種有心眼的兒媳婦,處處會算計。她真的是傻乎乎的,就覺得她嫁給了我兒子,就該對我好。
我有時候,跟她吵架吵輸了,心裡過不去的時候,就這樣勸勸我自己。勸勸我自己,心裡也就過去了。我是指望我兒媳婦給我養老的。我管了她,她也養我,我們倆都覺得挺公平的。她還經常說,讓我對她好點,老了要落到她手裡的。我就說,對你好點,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我每次看到那些好的婆媳關係,都覺得很相似。
因為但凡好的婆媳關係裡,都有一種「同理心」。婆婆會站在兒媳婦的角度想問題,兒媳婦也會站在婆婆的角度上想問題。她們一旦彼此善待,不用那個男人出面,她們的婆媳關係就是很好的。
《雙面膠》裡的麗娟跟婆婆的關係非常不好。就是因為婆婆沒有這種同理心。她想要把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照搬給兒媳婦。兒媳婦做不到,她就要鬧。
《知否》裡的老太太在教盛如蘭處理婆媳關係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婆婆要是有個什麼不對的,你要想,她是窮苦出身。」
為什麼要想她是窮苦出身,因為她之所以是這個樣子,很多時候,也不是本性使然,而是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得不變成這樣的。
既然成了婆媳,成了一家人,那麼就要彼此都考慮到這一點。不管是兒媳婦,還是婆婆,她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你多想想原因,就會多給予幾分寬容。
如果你有了這種同理心,包容了對方。但是,對方不僅不能對你好,反而得寸進尺。
那麼鬧一鬧也無妨。
盛如蘭把面子裡子都做足了,但是她婆婆依舊對她不好。在老太太的支持下,盛家大娘子到盛如蘭的婆家鬧了一場,自此盛如蘭的婆婆消停了很多。
其實,婆媳之間有這種碰撞也挺好。《父母愛情》裡的江德華和安傑,雖然是姑嫂的關係,但是也跟婆媳差不多了。因為江德華代替的就是安傑婆婆的那個角色。
她們剛開始經常吵架,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吵架,彼此都明白了彼此。她們沒有相處不下去,反而是在這種爭吵中看清了彼此的人品,彼此更善待彼此了。
我跟我婆婆也是在這種鬧一鬧中,最後達到了一種和諧的。因為,鬧一鬧,讓對方知道了你的底線,相處起來,大家反倒很容易了。
這位婆婆,在最後說:「我跟我兒媳婦在一起住了八年了,她離不開我,我離不開她了。她想要一直吃我給她做的熬菜湯,我也想出去玩的時候,有這麼個小棉襖在身邊。」
其實婆媳之間,只要你們彼此善待,就可以成為親人。但最難的不是「善待」而是「彼此」。
人和人的關係,但凡失了彼此,就會是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