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現實的生活中,宋代之前的銀子價值是很高的,一直道元明清時期,海上貿易變多,白銀漸漸流入了我國,成了當時常用的貨幣。不過就算是這樣,明朝中期,一兩白銀的價值也是很高的,曾經有人估算過,明朝中期一兩白銀如果來到現在可以換大約500人民幣左右。所以小額的買賣基本都是用銅錢,大宗的貨物才會用銀子。
我們根據這個就可以推斷,古代的大俠取得酒樓肯定不是普通的酒樓,或者說帶有特殊業務的會所,消費水平肯定很高。這種地方呢一般都會備有戥[deng]子這種工具。戥子也叫戥稱,是一種特別精確的稱重儀器,是稱金、銀、藥材、和香料等貴重物品專用的儀器,座椅戥子的刻度很是精細,我們常見的秤桿,正常情況下精度可以到達一兩,有一些很驚喜的稱甚至可以達到一錢。但是戥子的精準度可以達到一厘,也就是十分之一錢,有一些甚至達到了一毫。
高檔消費的常做準備戥子,為的就是準確測量白銀的重量,當某個大俠消費完了之後,會從會懷中拿出一錠銀子,店小二看看橙色之後,再去收銀台稱重。店小二取走銀子稱重得時候,大俠如果很富有或者信得過他,就會等小二稱完後告訴自己,如果信不過小二,就會跟著點事兒一起去稱重。
如果在付款的時候,大俠給了五兩,但是只消費了二兩怎麼辦?有三種辦法,第一是店家自己從錢箱子中找出碎銀子找零,如果沒有碎銀子,就要用第二種方法,店家會用剪刀把銀錠剪開,但是剪開銀錠會造成損耗,這個損耗當然是算在顧客頭上。面對一個完整的銀錠被剪開,還會有損耗的情況,店家和大俠都不願意去承擔,所以就用第三種方法,八因子存在店家那裡,等待下次來的時候,一起結算就可以了。所以電視劇里扔下銀子就走的人,很可能是跟店家認識,店家也會誠信的把剩下的銀子存在打下的帳戶里。
最後小編要說的是,電視劇和小說里的場景都是被藝術加工過得,加上瑣碎的找零稱重一定會被去掉,要不這電影就沒法拍了,舉個例子說如果喬峰去喝酒,喝完酒拿出銀子給小二,兩個人一銀子的成色討論一段時間,討論完了再稱重,切銀子加上找零,估計這部電影也就會成了《北宋大俠消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