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女人都缺乏運動,又常常待在空調房中,受風寒所侵或愛吃生冷食物,導致面部氣血不暢;
或者因愛吃辛辣炸物,導致胃熱上炎,面部皮膚乾燥脫皮,甚至皮膚潮紅過敏;
或者因生產或月經來潮致氣血虧虛,平時又失於調養,面色就更不好看了。
論護膚,除了平時塗搽護膚品之外,疏通經絡更是重要的一環。
在臨床,中醫治法如針灸、拔罐、放血、刮痧、砭術、耳貼等,可暢通瘀阻的經絡,令氣血上榮頭臉,使皮膚飽滿更有彈性,容光煥發。
為方便大家操作,在日常生活,這裡介紹幾個有效穴位,大家可以每天按揉,促進經絡運行,氣血暢通,滋養肌膚。
淡化眼紋——太陽穴
取穴:耳郭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按此穴能舒緩緊張,促進氣血循環,治療局部青筋問題。
治療眼瞼浮腫——睛明穴
取穴:位於面部,內眼角內側0.1寸,鼻根之間稍上方凹陷處。
治療眼瞼浮腫、眼周皺紋、黑眼圈、眼下鬆弛。
改善臉頰浮腫——顴髎穴
取穴:在面部,當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於外眼角往下垂直線與顴骨下緣水平線之交點處,約與迎香穴差不多高的位置取穴。
按此穴能使面頰恢復紅潤,改善臉頰浮腫、增強臉頰彈性。
改善法令紋及口角細紋——迎香穴
取穴:在鼻翼旁開約一厘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祛斑祛皺——三陰交
取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臨床上,很多女性患者的婦科病和不孕都是跟胞宮受風寒濕邪侵犯有關,這種患者多見於環唇的皮膚有暗青色,因三陰交跟肝脾腎三條陰經相通,常按此穴能調經通絡,顏面部恢復紅潤。
緊緻肌膚——足三里
取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足三里是補氣的常用穴位,一般皮膚下垂、缺乏彈性,皆因氣虛不能上提,常按此穴能緊緻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