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知道會虧錢,每一季還能做出那麼多動畫?

作者:CUP       2019-10-19 00:36:05


【動漫雜談】日本製作人分析動畫收入結構:

為什麼明知道會虧錢,每一季還能做出那麼多動畫?

以近幾年而言,每一季依然有50部左右的新番登場。其中大部分從表面上來看獲益幾乎不多,實際上也的確沒賺到什麼錢,甚至乾脆就直接石沉大海了。

那為什麼明知道會虧錢,每季還能做那麼多動畫?《動物朋友》的製作人福原慶匡,曾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簡單說明。

有些觀眾可能不喜歡看數據,這裡就先說他的結論吧:如果動畫虧錢了,製作委員會的個別成員依然可以盈利。

這就導致了製作委員會樂此不疲地,每年每季維持推出如此之高的動畫數量。

為什麼明知道會虧錢,每一季還能做出那麼多動畫?

在分析數據之前要額外說明的是,可能是福原慶匡也怕外行看不懂,所以做了大量的簡化和假設,僅供參考。

動畫的製作費、宣傳費、提供費如上圖所示。

所謂的「提供」就是冠名贊助商所投資的錢,但並不是所有的贊助商都能享受到動畫分成,有的只是冠名做做廣告。

總之,這部分的錢也被算到了「成本」裡面。

為什麼明知道會虧錢,每一季還能做出那麼多動畫?

製作成本總計2億3000萬。

製作委員會的收入來源主要有,海外配信、BD銷售、音樂銷售、周邊銷售、活動銷售的所得,扣完各種手續費之後,總收入為1億6825萬。

如此理想化的項目,收益卻只能拿回一半的製作成本,可見做動畫的「赤字」的確是比較普遍的情況。

為什麼明知道會虧錢,每一季還能做出那麼多動畫?

然後,福原慶匡又做了第二個假設。

如果一個製作委員會有5個成員組成,他們的出資比例相同都為20%,也就是每家出了4600萬。

那麼假設項目盈利1億7025萬,製作成本依然是2億3000萬,虧了3365萬,每家平均虧1235萬。

但以它的實際情況而言,製作收入並非平均分配,而是根據職責進行分配。

比如海外配信擔當,拿到的是海外配信渠道的所得。剩下的BD、音樂、周邊、活動也是依次類推。

這樣一來,雖然看上去整個項目虧了本,但A、B兩家公司卻賺到了錢。

為什麼明知道會虧錢,每一季還能做出那麼多動畫?

至於在這個項目裡沒賺錢的公司也不是傻子,風險轉移大家都懂,C、D、E公司肯定也參與了多個項目,說不定能在哪個項目裡把錢賺回來。

因此製作委員會的優勢也展現了出來,即使明知道做動畫會虧錢,還是有公司願意嘗試參與一下。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一起來養鴨鴨好噗好? 30張療癒照證明牠們「古錐好玩又好吃」❤


鬼滅之刃:角色染發方法大揭秘,戀柱讓人羨慕


動漫中10位最具魅力的火系男角色,有些人雖死猶存


《刀劍神域WoU》第2話先行圖:亞絲娜登場,哥布林與獸人來襲


鬼滅之刃179話情報公開 最無情的鱷魚老師 玄彌和無一郎確定陣亡


鬼滅之刃:禰豆子會以「完美生物」的身份參加決戰,伏筆早已暗示


《鬼滅之刃》八大名梗,炭治郎練成頭之呼吸,無慘出來曬太陽


小貓咪「跑進包包裡睡覺」強迫中獎 正妹笑:那就把你帶回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