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觀眾對電影的導演、主演、故事情節比較關注,經過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和幾度創作者來一場刺激且完美的邂逅,然而幕後的創作並非螢屏前光鮮亮麗,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那些事兒,而「那些事兒」估計連載起來也能拍部電影了,今天子琪就和大家來分享下就我知道的那些事兒。
電影的劇本,很多人會猜想寫劇本的編劇的工作環境大概是一件辦公室,一張堆滿各類劇本的辦公桌,戴眼鏡的編劇在電腦前奮筆疾書的「嗒嗒 嗒 嗒嗒嗒……」敲打鍵盤,其實劇本的誕生有可能是「聊出來的」,藝術發生通常也很藝術,三五個並非編劇身份的人,提幾個鳥籠在茶室,邊品茶邊聊天,時不時的再逗逗鳥,把各自的經歷各自的創想先來次頭腦風暴,先後幾次碰撞,題材、情節、人設就有了。
第一手劇本未必給導演過目,和寫畢業論文一樣,這寫劇本也不是寫了就給導演的看的,也得有個「心靈導師」來把把關,經他審閱方可給導演過目,這位「心靈導師」就是審稿,一方面,審稿人會對劇本架構、橋段設計、台詞語言、創作的邏輯思維等作全面的分析,另一方面,審稿人還要對導演的創作思路和風格有一定的了解,從某種角度來說,審稿架起了編劇和導演之間溝通的橋樑,減少低級錯誤的發生。
導演也喜歡錶演,早前對導演的印象是穿個很多口袋的馬甲,帶個棒球帽,手裡握個劇本在現場「指手畫腳」時不時叫囂的那位大爺,現實中導演多少都是有表演欲的,很多細節和表情上把握的也相當的到位,最有傳奇色彩的是,此乃電影界的活化石,自1922年《不可饒恕》上映後開掛,歷經幾年沉澱和升華,將自己系統升級為集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和配樂師於一身的五項全能,被稱為最年長、經驗最為豐富的演員兼導演,沒有之一。
導演助理其實是高級保姆,一部叫座的電影作品除了紅毯上、鎂光燈下的「星光璀璨」,還有很多為之付出的工作人員,很多情況下,證明他們存在的僅僅只是演職人員表中,數萬名字中快速地一閃,可能你都來不及看清他姓甚名誰,在這裡就說說導演助理吧,可別覺得在導演身邊做事就能代表導演發光發熱了呢,很多情況下導演助理可是連軸轉高級保姆,在飲食起居、行程安排、會議記錄、端茶送水之間隨時來回切換,如果遇到群演不夠時還要上陣救火,所以每一個成功的導演,背後都一個或幾個默默付出卻從來不露臉的導演助理。
拼腦力得帶上統籌,如果說導演在片場中鎮定自若的指揮各個部門,那麼動動手指就可以指揮導演的就是統籌了,決定明天是否通宵大夜的是統籌、決定明天風雨無阻行程2小時只拍一個鏡頭的也是統籌、決定日拍夜、夜拍日的依然是統籌是統籌,還是統籌。不過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職位都可以向統籌學習一樣技能,就是合理規劃安排工作行程,一位出色的統籌可以為劇組節約一大筆開支,同樣運用到其他工作和生活,可以節約生產生活成本,對於每個人來說尤為重要。
子琪曰:不論電影是否賣座,在大熒幕的背後有很多人為之付出和努力,其目的是為了呈現更高品質的影視作品服務每位電影愛好者,所以請尊重每一位電影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如果您正準備投身於影視行業,子琪也分享一句話給您:一入影門深似海,從此奔波如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