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現代科學也證明:飯後散步的確會對身體帶來積極影響,不僅能增強人體代謝,還能幫人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
不過很多人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這個「飯後」到底是飯後多久啊?5分鐘?10分鐘?別亂猜了,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解決這個歷史難題~
「飯後散步」這4個字,猛地一看給人一種「只要是在飯後時間,不管多久都能隨便散步養生」的誤解。但其實這裡的「飯後」有明確要求,具體是指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
這是因為剛吃完飯後,我們的胃會處於一個相對充盈的狀態,需要分泌足夠多的消化酶來和食物充分混合,休息20~30分鐘才能使胃裡的食物得到初步消化,保證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到胃腸道里。
有人計算過,在飯後散步半小時可以消耗70卡熱量,還能幫助降血糖、增強身體免疫力、消除疲勞,好處多多。不過要想飯後散步的養生效果更顯著,你得學會怎麼走得更科學:
1、步速要慢
飯後散步不是競走,走得太快會使腸胃裡的血壓往四肢流動,不利於消化。大家飯後散步時保持90步/分鐘的速度就可以了,約每秒走1~2步。
2、姿勢要對
飯後散步的姿勢也有講究。散步時,大家儘量保持上身挺直,避免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另外,腳步落地時最好足跟先著地。
3、搭配一些小動作
有研究表明,散步時擺動雙臂對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心臟力量有幫助,尤其是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散步時兩臂有節奏地前後擺動,有利於恢復健康。
4、走前熱熱身
雖然說飯後散步不是什麼劇烈運動,但走前合理熱熱身,活動活動關節,可以給飯後散步做一個緩衝,也能降低老人飯後散步摔倒的風險。
飯後散步雖然好處多多,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的。和其他人相比,平時活動較少、體重過胖的人是「飯後百步走」的最佳人選,而下面幾類人如果飯後散步,反而容易給身體增加負擔:
1、胃病患者
一般來說,胃病患者的消化功能比普通人要差,儘管飯後休息了20~30分鐘,胃裡的食物還是很難完成初步消化,飯後躺著比散步更養生。
2、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飯後散步要特別小心謹慎,建議飯後先按摩腹部10分鐘,休息半小時再散步,而且步速一定不要快,不然很容易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3、貧血、低血壓患者
和冠心病患者一樣,貧血和低血壓患者也不適合飯後散步。因為人的大部分血液在飯後都供給胃部了,飯後容易造成腦部相對缺血,出現頭昏、目眩,甚至昏厥。
最後,希望大家記住,「飯後百步走」,走對了,才能「活到九十九」,別讓飯後散步變成了飯後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