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遊客不能乘坐公交車的,據說是為了避免和當地市民接觸。但是,遊客可以乘坐地鐵,從榮光站到復興站,雖然只有一站距離,但因為可以近距離接觸普通老百姓,大家很興奮。
平壤地鐵普遍位於地下100米處,一些地方甚至超過了200米,據說,這麼深是有多種預防作用的。走過閘機是長長的扶梯,從下向上看不到頭,從上向下更深邃。
印象最深的就是扶梯速度很慢,坐了兩分多鐘。朝鮮的夏天非常熱,這兩分多的時間裡,我們感覺從酷熱來到了清涼,因為平壤地鐵是恆溫的,常年大約18度到20度。真的是冬暖夏涼。
平壤地鐵是朝鮮人的驕傲,導遊說起來滿臉自豪感。
客觀說,站台修建的非常不錯,寬敞高達,牆壁是大型浮雕,講述朝鮮好故事;地面清一色整塊大理石,極為平整,也沒有裂的;頂部是豪華的水晶吊燈,我們仔細觀察了一下,竟然發現吊燈的每個燈泡都是明亮的,看出工作人員的仔細勁兒。不過,燈光並不明亮。
平壤地鐵有很多乘務員,為清一色女孩。據說她們是從專門學校培養出來的,要經過三次考核才能被正式錄用。這些女孩很清純,見到我們拍照也不會拒絕,但也不會主動配合。因此拍出來的表情比較單調,沒有笑模樣。
和乘務員不同,朝鮮地鐵機車司機均為男性。瘦瘦的,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戴一頂特大號的帽子。在停車的間隙里,他們會走出駕駛室,看到我們拍照,明顯不高興。
他們的福利待遇非常高,雖然貌不驚人,但很受女孩子青睞,特別是由於地鐵工作人員女多男少,這些司機成為香餑餑,左挑右選,總能抱得美人歸。
平壤地鐵始建於1966年,17個車展,有兩條線路,千里馬線和革新線,總長度34km。和我們身邊的地鐵工作人員不一樣,平壤地鐵乘務員除了做好站台工作外,是要上車跟著乘客走的,很是辛苦。
除了維護好車廂內乘車秩序外,重要的工作就是關門、開門。這是因為朝鮮地鐵車廂門是手動的,站台上也沒有任何防護欄。
站台上有很多閱報欄,每天一早第一時間更換新報紙,這是當地市民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平壤地鐵女乘務員實行輪班制度,在不上班的時候,很多人會自發組織起來,在地鐵站入口外跳集體舞,進行禮儀表演,據導遊說,這是在歡迎遠方的遊客。
由於缺少私家小汽車等個人交通工具,地鐵成為朝鮮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從單位到家,從家到單位,每天「兩點一線」,很規律。
平壤地鐵票價實行福利制度,很便宜,17朝元,約合人民幣兩三毛左右的樣子。在朝鮮,大學教授的工資為1.5萬朝鮮元,因此地鐵這點錢,小毛毛雨。
走在平壤的大街上,我們常常感嘆這裡路寬人少,但在平壤地鐵站,你會感受擁擠。特別是每天一早上班,是最繁忙的時候。在這裡,你可以近距離拍攝,這裡是最融入普通市民生活的地方。
平壤地鐵機車普遍是2000年左右啟用的德國車,雖然有些古老了,但車廂里很整潔,維護的也不錯,噪音有點大,但總體平穩。
相對於地面的酷熱來說,冬暖夏涼的地鐵溫度太舒服了,因此傍晚下班,已經有昏昏欲睡的人們了。
我們透過車窗發現,朝鮮人乘坐地鐵很有意思,幾乎沒有彼此交流的,也沒有打電話的,人們就那麼靜靜的坐著,各自想著心事的樣子。
在平壤地鐵站,你可以隨便拍攝,導遊也不會阻攔,這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似乎知道中國遊客的愛好,導遊會給大家留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大家在站台上拍個夠。
這時候,除了擺出各種姿勢自拍外,更有太多的人拍攝車廂里的當地百姓。似乎見慣了這種陣勢,被拍攝的市民也不會有太多慌張的表情,我們拍他們,他們看著我們,彼此好奇,相映成趣。
做為對遊客開放的保留項目,平壤地鐵乘坐體驗也是有規定的。當地單獨拿出了一節車廂,遊客不能進入其它車廂的。導遊要求的很嚴格,我們也沒有刻意走錯車廂。
我們乘坐的是朝鮮最新型的列車,車廂內帶液晶顯示屏,是金鐘泰電力機車聯合企業2016年製造並投入使用的。導遊夸列車是「美男子」。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雖然我們沒上錯車廂,但有當地市民走錯啊。導遊似乎管不到她們,站台上的乘務員也沒這個職責,於是,為數不多的這幾個當地市民成為我們拍攝的主角。
面對我們的鏡頭,她想躲閃,但奈何拍的人太多了,各個角度都有,於是,她尷尬的從了。我們心裡美美噠。(配圖部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