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7月22日,歷時十五天,川進青出,圓夢西藏,風景絕美,回味無窮…
一路上,有太多讓人難忘的風景和經歷:
在色達,那一片鋪滿山坡的鮮紅;
在林芝,對虔誠信仰的感動;
在羊錯,那一抹驚艷的湛藍;
在納木措,那通透的藍天白雲;
在崑崙山口,盛夏七月的漫天飛雪,天地蒼茫;
…
我的西藏游全程路線圖(點開放大更清晰)
2019年7月10日,西藏行第三天。
昨晚宿上里古鎮,香甜一覺,早6點醒,聽外面水流嘩嘩,鳥鳴啾啾。出門散步,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神清氣爽,感覺真好!
早飯後,熱情的主人專門打聽了去雅安的路況,南下雅安的路不通,需原路返回。
8點半出發,途中有驚喜,山中濕氣大,一路雲山霧罩,尤其是上到山頂俯瞰,一溜山峰被雲霧籠罩,若隱若現,山脈輪廓層次分明,層巒疊嶂,宛如仙境。最妙的是,在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莊,被繚繞的群山環抱,更為這仙境平添了韻味。
由上里古鎮上高速,途中風景
這是從未見過的奇境,海市蜃樓一般,讓人嘆為觀止。江山如此多嬌,引大家競相停車拍照,爭先恐後地下車,一頓狂拍。繼續前行,常見背著小背簍的村民,上山採茶。
由夾關上高速,南下去雅安,到雅安後,與同行的另外二車就此分道揚鑣,他們南下,我們西行。一路高速,沿途雲霧繚繞。
由上里古鎮上高速,途中風景
一行六人,逐漸熟悉,話題漸多,聊旅遊,聊風景,聊明星,聊家庭,因了素昧平生,倒可以暢所欲言,有一搭沒一搭,你一句我一句,倒也其樂融融。說到旅遊,我去年一個人自駕新疆的壯舉,自然是要拿出來炫一下的!(附:一個人,一輛車,我的新疆自駕遊記(合集))
還曾談到玄奘取經,這可正中下懷,我對這個課題,研究的那是相當透徹了,還曾在頭條上寫過《玄奘之路》的系列文章,獲得過青雲獎,我要不秀一波,簡直都對不起自己。於是,從玄奘取經路線,談到取經故事,大夥挺感興趣,讓我把文章連結發到群里,遺憾的是,他們都只玩抖音,不看頭條。(附:玄奘的西天取經路,有多少難?曾到過哪些地方?(合集))
從本集開始,介紹一下旅伴,五位兄弟姐妹,如有冒犯,純屬無意,還請見諒!本遊記力求真實,這是躲不開的環節,況且,我想,多年後回憶起來,這部分肯定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先從夏哥開始:
夏哥,領隊兼司機,對全國各地的景點和路線,挺有研究,談起來如數家珍。看得出來,他也挺想讓大家玩好,卻囿於雨季路況和時間緊張,有點無奈。
夏哥朋友很多,這一路,在林芝、拉薩、定西都有朋友接待,這也為大家額外增添了體驗,尤其在林芝,感覺很好。在墨石公園、然烏湖,他都有熟悉的酒店,性價比都挺高。
絕對的肯吃苦能戰鬥,在出發前,他對我說,路上開不動時,讓我替他開一段,我倒挺願意,我喜歡掌控方向盤的感覺。但前面幾天,從早到晚地奔波趕路,即便咬牙堅持,他也沒輕易張嘴讓我替一替。我是有長途自駕經歷的,很清楚這並不輕鬆,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這一點,讓我佩服。
夏哥頗有些唯心主義,他曾有過在青藏線堵車兩三天,進退不得的難忘經歷,心有餘悸,但他說我們這一趟肯定是順利的,為什麼呢?因為好人有好報,你看!三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造福人類,小雨的爸爸,是個好乾部,為群眾做了不少好事,積德行善,功德無量。嗯!他沒提我,是的,沒提我!我是跟著沾光來的。
夏哥在擋風玻璃下擺了個佛像,能播放佛音,說是為一路上撞死的小蟲子超度,後來大夥嫌鬧心,他就把音量調到了最小,我們聽不見了,夏哥說小蟲子能聽到的,所以,我們是一路撞蟲,一路超度。
上午11點多,下高速,去往瀘定橋,氣溫明顯寒涼。名氣挺大的瀘定橋,完全屬於打卡類景點,這類景點的典型特點就是,來過了,看過了,拍過了,那就OK了!
重點不在看景,而在體驗那種歷史感,在鐵索橋上顫顫巍巍地走了一個來回,下面江水湍急,看的人眼暈。實地參觀,一邊腦補紅軍當年飛奪瀘定橋的畫面,不難相像,那是怎樣的艱難!
瀘定鐵索橋
午飯後,終於走上318國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景觀大道川藏南線了!國內任何一個版本的最美公路評選,都不會少了這條路。初上318,景色倒也一般,雙向兩車道,車來車往,騎行者很多,來往車輛擦身而過,感覺還是挺危險的。還有推小車的,躑躅而行,邊走邊開直播,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這份毅力,足堪點贊。
川藏線上的騎行者
推著小車走川藏線
下午2點,到康定,那首「溜溜的」康定情歌,說的就是這裡了,我們從縣城穿過,沒作停留。縣城內,紅白相間的藏式建築,以及身著紅色藏袍的僧人,隨處可見。
過康定,藏味漸濃,一路盤山,來到折多山觀景台,海拔4298米,這是川藏南線上第一個山頂觀景台,高海撥的初體驗。
下車遊覽,冷風呼嘯,成群的白塔,成片的彩色經幡,莊嚴肅穆的藏式畫風,撲面而來!從觀景台,上到山頂,還要爬一大段台階,經幡纏滿了欄杆,隨風飄揚。沿著這條「彩帶之路」慢慢上爬,高反倒輕微,只是感覺冷!
折多山觀景台
折多山觀景台
4點,離開折多山觀景台,繼續西行,這就算進入藏區了。從此開始,一直到新都橋,沿途風景極好,新都橋附近,更是號稱「攝影師的走廊」。這種風景怎麼描述呢?我總結一下,那就是:青山連綿,小河蜿蜒,綠草如毯,氂牛成群,藏式建築零星散落。
風景很好,但我們運氣不佳,一路小雨,能見度不高,所以,這一段極少下車拍照。
新都橋附近沿途風景(車內抓拍)
到新都橋後,右拐,下318國道,沿215省道北上。很快來到薰衣草花海,一大片紫色的海洋,紫的心醉,背景是高大的青山,綠的純粹。下車遊覽,各種角度地拍照加攝像,想把這絕美風景,原汁原味地定格。
新都橋附近的薰衣草花海
繼續北上,6點,過塔公草原,青草長勢良好,放眼全是厚厚的綠,彎彎曲曲的小河,頗有韻味。風景依然很好,運氣卻依然不佳,小雨轉中雨,光線昏暗,沒人願意下車,心中滿是遺憾。
7點,到塔公鎮,吃晚飯,飯後,屋檐避雨,站著聊天。金碧輝煌的塔公寺,近在咫尺,大家卻都無入內參觀的興趣,當時的我們,並不知道,這偶然邂逅的塔公寺,也不是白給的,它屬藏傳佛教薩迦派(花教)寺廟,有千年歷史,與色達佛學院、亞青寺齊名,有「小大昭寺」之稱。
塔公寺
8點到墨石公園,住在公園對面的民俗酒店,此行條件最好的酒店,印象深刻,房間二面開窗,通透極了,窗外的青山草原,近在眼前,給人一種睡在大草原上的感覺。
我原本以為海撥不高,洗了個澡,事後才知海撥3500,但並無大礙,一夜好睡。
墨石公園民俗酒店
今日行程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