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喜歡戶外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戶外生涯。徒步並不一定是驚險離奇的冒險,而是生活之中的樂趣。我希望記錄下這些故事,讓徒步成為一件更貼近生活的事,讓每一個希望走向山野的人,都能有跡可循。本遊記為「三無」產品,請謹慎食用 無震撼的大片。出發前焦慮的心情搭配上一路上疲憊的身軀,再來點雨雪調個味,這恐怕是最糟糕的組合了。
無大氣的視頻。累趴 糟糕的天氣=懶得掏傢伙。但是!背個飛機跑那麼大老遠容易嗎我,不來個視頻怎麼對得起自己呢?
無詳盡的攻略。驢友小眾路線,就不用攻略占篇幅了,驢子們一般都會做攻略,細節問題可以直接小窗,知無不言。那些年,那些緣
我與 貢嘎 結緣有三,其一是四年前的川藏線上,過了折多山口,下山時我搭上一輛大卡車,閒聊之時司機師傅告訴我,他是去 貢嘎 雪山附近修路的,並邀我去看看。
當時我對 貢嘎 的了解甚少,還僅是知道有那麼座山叫 貢嘎 ,又一門心思的只想走318,所以在他要駛離318國道時,我便與他告別了。(現在想來,那個路口應該是在瓦澤鄉附近,他朝甲根壩方向去了)
自那時起, 貢嘎 ,便成了我揮之不去的夢。
遊記是個好東西,宛如一台時光機,如今再翻開之前寫的川藏線遊記,還能看到我和那位司機師傅的合影。但不禁也讓人感慨:歲月是把殺豬刀 其二是約瑟夫· 洛克
(約瑟夫· 洛克 與他發表在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930年10月號頭條文章:《 貢嘎 榮光》)當我在準備 洛克 線計劃的時候,除了三怙主雪山,最經常看到的詞就是 貢嘎 了。後來翻閱資料發現原來 洛克 當年(1929)真去了 貢嘎 地區考察。我當時就在想,既然今年國慶要走 洛克 線,不如就把我今年的戶外活動定一個基調吧,就跟著 洛克 先生的腳印來走。 貢嘎 ,當然是不能再錯過了。所以就端午節又拼了3天假,拼成了8天的時間。
其三是一張照片
這張背影,令人過目不忘(可能你已經注意到了,螞蜂窩上邊關於 貢嘎 的首圖,就是這張)
上邊這兩張照片都是驢友「墨汁」發表於磨房的 貢嘎 遊記中的照片,這算是兩張很有名的照片了。不少驢友知道 貢嘎 ,徒步 貢嘎 ,都是受這兩張照片的「毒害」。
我中毒之深,早已無可救藥,所以背上行囊,出發吧!
曲折的前奏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計劃之中」 vs 「意料之外」確定了要去 貢嘎 之後,剩下的就是做功課、找隊友。功課對我來說,都是手到擒來的東西,我擅長於此自不必擔心。
隊友卻不是太好找。因為涉及到要請3天假,沒有朋友能同行。最後在8264發了 AA 召集帖,組成了一個8人的輕裝小隊。
«天有不測風雲»
從3月末開始陸陸續續忙到了5月,功課日益完善。就在大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 貢嘎 之行越來越興奮的時候,我憂心忡忡,密切的關注著 川西 的天氣情況。
在距離出發還不到一周的一天下午,我收到了多吉大叔(當地嚮導、馬幫聯絡人)的簡訊,感覺有些不妙——「你好,埡口翻不了,這幾天晚上下大雪,今天客人撤回來了」
這個埡口是日烏且埡口,全程最關鍵的一個埡口,也是全程最高點,海拔在4920米左右。
當時雖已是5月下旬,算夏季了,但是那段時間 康定 、 瀘定 等地的天氣預報基本每天都是雨。 康定 海拔在2560米,不考慮風寒效應僅按公式來算的話,埡口的溫度就比 康定 要低14℃左右,老 榆林都下雪的話,埡口必下無疑。
看到這條消息後,我有些擔心了。徒步 貢嘎 環線的整體難度其實不大,唯一一個難點就在於日烏且埡口,因為海拔高,一個是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另一個就是怕出現極端天氣。況且剛剛過去的那個五一假期,鰲太線路上又因極端天氣造成了較嚴重的事故,讓戶外安全問題又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那是距離出發前的第四天吧,考慮到安全等問題,也好讓大家儘量減少損失改變線路(因為很多人都是請了假從全國各地飛到 成都的),我在微信群里正式宣布取消了活動。
大家都挺沮喪的,但因為安全第一,也都理解,有的退了機票,有的換了線路。但其實我是最失落的,我籌劃準備了差不多整整3個月,五一還專程去了趟四人同山去看 貢嘎 ,這突然因為天氣原因去不了,那種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可想而知。不過出於對大山的敬畏,那天我還是放棄了 貢嘎 之行。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是那麼的渺小。(攝於七藏溝則藏海埡口)«一線曙光»
我和小齊都買好了 成都 往返的票,我請了假,她辭了職,這個端午的時間肯定是不能這麼浪費了的。
取消的第二天,我找到了一個 深圳那邊準備端午節去年保玉則的隊伍,準備在路上「偶遇」、「尾隨」他們。
本以為事情的發展要朝向年保了,次日我卻接到了多吉大叔的電話,他說今天老 榆林 天氣晴了,大太陽,問我們還去 貢嘎 嗎?(這時已經是5月26號了,我原計劃的是27號晚上從 北京飛 成都 ,28號開始正式進山)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沒法描述的。。。什麼?!f**k!天氣竟然轉好了?還是大太陽?今天還有隊伍過去了!?
我冷靜下來,詳細詢問了一下這幾天的天氣。我趕緊告訴小齊這個好消息。當時打算明天再聯繫一下多吉大叔,如果天氣還行,就去 貢嘎 ,如果不行,就去年保。那天晚上,打包的同時我就在默默祈禱,祈禱 貢嘎 的天氣能夠轉好。次日,多吉告訴我今天天氣不是太好,天上都是雲,沒有太陽。其實這已經差不多達到我的心理預期了——只要沒下雨就好了。
就這樣, 貢嘎 8人輕裝行,變成了2人重裝行了。
(圖片來自網絡,來源不詳,侵刪)久聞你的盛名,
現在我們終於有機會前往,
去一睹你絕世的姿容和風采了。
每一條險峻的山徑,
每一條清澈的溪澗,
每一棵草,每一朵花,
每一株樹,都在靜候著,
我們這次與大山的相約。D1 成都-康定-老榆林-電站-格西草原
貢嘎 徒步有多條線路可以選擇(上圖中的綠線均為徒步路線,藍線為可行車路線,圖片來源:@ 西藏-假想敵),不過既然要徒步,我肯定選最長的那條環線啦(老 榆林 -草科)。這條線路雖然比較長,全程有100公里左右了(實際徒步80公里左右),不過現在已經是一條成熟線路了,前期的功課做起來也容易一些。下圖就是我這次行程的實際徒步 GPS 軌跡,如果再去一下子梅埡口的話,80公里有餘。
成都 到 康定 可以坐班車,城北客運站、新南門車站、茶店子車站都有發往 康定 的班車,最早的一班是城北客運站發的。
成都 - 康定 的班車走的是318國道,沿路風景還是不錯的。
一路上看著窗外的風景,有種很熟悉感覺,當年走 G318 時在這段路上留下的記憶又一一浮現出來。
海拔隨著大巴車的行駛不斷的上升,窗外也時而浮現雲海。距離 康定 越來越近,我看著空中那大朵大朵的雲,還是擔心著天氣狀況,所以這一天基本就沒拍照片(用手機拍了幾張,結果前幾天手機還出問題了,照片莫名其妙的都不見了)就在快到 康定 的時候,司機師傅突然停車讓我們都下車,說要洗車。。。額,到 康定 了你再洗不行嘛。。。
好奇葩的途中洗車啊,耽誤了不少時間呢
到 康定 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和我們同車的也有七八個重裝的驢友,不過並未搭話,看他們並不像是去 貢嘎 的,莫非是雅拉?
走出 康定 那小小的客運站,就有當地的司機前來搭話,問要去哪裡。多半問的是 色達 。
其中一個藏族小伙從我們的重裝包看出了些門道,問是不是去老 榆林 。
其實 康定 -老 榆林 -電站這段路的包車費用,他們已經統一了價格。200元一車,7座的那種麵包車。這樣也好,既保證了他們的利益,不用惡性競爭;也讓驢友們省了心,不用浪費時間去討價還價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