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動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獨立危險因素。在飲食方面,如何才能幫助避免發生高血糖或低血糖,減少血糖波動呢?下面就告訴您10個方法。
1.選擇GI相對較低的主食
糖尿病患者要選擇GI(血糖生成指數)相對較低的主食。一般認為,GI<55為低GI食物,GI在55~70 之間為中等GI食物,GI>70為高GI 食物。
常見的白米飯、白饅頭、白麵條、白米粥、白麵包等的GI通常在80~90,是GI最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應儘量少選用。而全麥麵包、黑麥麵包、小米飯、小米粥、全麥饅頭、小麥片、蕎麥麵饅頭、燕麥、大麥等粗糧的GI通常在60~70,屬於中等GI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選用。普通穀類食物中,GI在55 以下的比較少,僅有玉米面粥(GI 為50.9)、玉米碴粥(51.8)、黑米粥(42.3)、全麥麵條(37.0)等數種,且都是粗糧,糖尿病患者可多選用。
2.少吃黏性穀物
糯米和黃米等黏性較大的穀物GI較高, 升血糖較快。這是因為它們所含的支鏈澱粉的分子結構比較特殊。支鏈澱粉顧名思義就是鏈狀分子結構中帶有很多分支。
支鏈澱粉分子間不緊密, 有較多空隙,易糊化,升血糖較快。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糯米、黃米等黏米。
3.注意烹調方法
烹調方法對食物的GI影響甚大。同一種主食食物,烹調方法不同, 則對餐後血糖的影響不同。同樣的大米, 如果煮米粥吃,則GI較高;如果做成米飯, 則GI相對較低。
這主要是因為白米粥特別容易消化吸收(速度很快),所以大部分醫生或營養師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儘量少吃白米粥,以減緩餐後血糖升高。
很多患者通過血糖儀監測也發現, 吃白米粥的確會使餐後血糖升高幅度更大。如果糖尿病患者想喝粥,則需注意增加其中粗糧的比例,並且不要熬煮得太軟爛。
4.飢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能量期間, 仍感飢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 用水焯後加一些佐料拌著吃。
大多數綠葉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蔔等應該少食用或食用後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5.水果作為加餐吃
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糖、尿糖控制相對穩定時,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