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中國人吃動物太殘忍,中國人:物盡其用,才是對食材的尊重

作者:CUP       2019-08-15 04:53:27


"

在上個世紀,中國在世界人民眼中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西方人偏聽偏信,被媒體報道的中國形象所迷惑,進而對中國的美食並不保有美好的期望,直到今天,西方人對中國菜的誤解還是存在的。

之前就有老外認真分析了中國人「奇怪的烹飪」,並且很客觀的得出了一些結論,今天就結合老外的結論,給大家分析一下中國「奇怪的烹飪」到底是什麼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經常在中國活動的老外可能不覺得,但一些不怎麼來中國的外國人眼中,中國人什麼都吃,像什麼蟲子、兔頭、鴨脖,這對於外國人來說難以想像。但這只是每個地區飲食習慣不同罷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歷史,對美食的理解早就超脫了口感與外表的束縛。但按照西方的飲食習慣,這些東西非常奇怪。

對於中國人喜歡吃什麼,完全是外國媒體掌控,說風就是雨,而老外也快速的、不經過思考的相信了有關於中國烹飪的每一個令人驚訝的故事。

就像中國人吃狗肉這個問題,在外國很少有人吃狗肉,但不是所有人都不吃(餓他個幾十天你看他吃不吃?),而在中國,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吃狗肉,中國人吃狗肉的情況被誇大報道以後,現在外國人認為中國每個人都吃狗肉。而吃猴腦這種東西,像影視劇中將活猴子大腦砸開,吃裡面的腦花,實際上更像是一種民間故事,至少我從沒聽說過走哪個餐廳開始賣猴腦了。

西方人盲目的相信這些民間故事,他們願意相信中國人都是一些野蠻人,但卻沒有考慮中國人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嗎?

中國往少了說有6000多年的歷史,古老的中國人民在一次又一次面臨飢餓威脅的時候,開發出來食物的極盡吃法,每一口糧食都會恰到好處的得到一個美味的吃法,面臨飢餓的絕望時,必須有絕望的選擇,而這種絕望的選擇會一次次的洗刷人們對美食的認識。

中國人最先學會的是如何在逆境中生存,雖然我們發現吃泥土並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任何好處,但卻意外的會發現泥土中有人體必要的鐵、鈣、鎂、鉀等微量元素。當中國人捉到一整隻動物時,他們不會故意的丟掉任何一部分,即使這樣會吃到很多看起來噁心的東西,但人在飢餓的時候,不會考慮這些。一旦喘過氣來,中國人會發明各種奇妙的烹飪方法,用來烹飪這些他們用命試出來能吃的食物。

無數中國食物的誕生,並不是來源於某個大師的突發奇想,而很多的是在「不想浪費」的前提下,在繼續的烹飪中獲得成功。

當然,一些極具特色的中國菜並不符合每個人的口味,不說外國人,國內像是土筍凍、老鼠干這類食物就有人多人無法接受。

另外,中國菜經常成為一些動物保護者抨擊的對象,雖然確實有不少中國菜是針對保護動物的做法,但這種菜譜畢竟在逐漸減少或者被用其他食材來代替。再說中國菜對一些動物的處理方式,在所有正常食肉者眼中,這種行為或者心態並不算是虐待,如果邊吃肉邊罵「不應該這麼殘忍的對待動物」,那麼這種人最該獲得的稱號就是「聖母*」。

中國人在一次次的飢餓時代,採取了一次次極端的措施,逐漸解決了自己吃飯的問題。而外國人很少遇到這種情況,直到現在他們還可以幸運的從各種各樣食材中選擇自己認為能吃的部分,並將之稱為「文明」。

所以下次如果有外國人對中國奇怪的菜單產生疑問,或許應該有人提醒他們停下來思考片刻,也許他們只是帶著有色的眼睛來觀察中國菜,並將之當做奇怪和噁心的食物,所以下次,要記得欣賞中國菜所代表的東西,中國人的智慧與文明,有相當一部分都包含在這普通的一日三餐中。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為什麼中國有更豐富的食品?外國網民的答案我給滿分


「掛羊頭賣狗肉」是怎麼來的?宋朝人不吃炒菜不吃海鮮吃些什麼?


龍眼樹上一種漂亮昆蟲,農民見了很頭疼,如今做成零食一盤幾百元


嗜酒如命的國家:不把啤酒當酒看,人均每年飲酒1.5萬毫升


看看廣東人的家常菜 葷素都有就是太清淡 北方人:打擾了


《FGO》日服聖杯百級從者排行榜:伯爵第三、金閃第二


生活小竅門,簡單又實用,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


想吃鴨脖不用買,麻辣秘方教給你,自己在家就能做,吃一次就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