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去了一趟新疆,因為常年居住在國外,很少在國內拍攝風光。
早就聽說新疆的風光絕美,雪山草原湖泊溪流全套都是頂級的,所以特地請了兩周的假飛了十幾個小時一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出發前不久收到了Haida寄來的M10濾鏡套裝,於是正好藉此機會好好體驗一下。
個人介紹
攝影師:Jerrywang
圖蟲「奇蹟之鏡」第二季,銀獎
2015 視覺中國Follow ME 攝影大賽基金旅行攝影師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photo of the week 每周最佳圖片
美國國家地理多次Photo of the day 每日最佳圖片
美國國家地理多次發表故事選集
2017 世界氣象頻道攝影大賽入圍獎
2018 Epson 全球全景攝影大賽銀獎
新加坡星展銀行攝影大賽大獎,照片用於星展銀行網銀登陸介面
M10濾鏡系統介紹
先來說一下外觀,這次我收到的是M10濾鏡系統,自帶一塊插入式圓形偏振鏡,另外還配了一塊日全食系列的ND3.0,也就是10倍減光鏡。打開包裝盒第一感覺就是逼格滿滿,亮紅色的套架小把手絕對能讓你的相機在一群長槍短炮中脫穎而出。
Haida的濾鏡套裝還附送了濾鏡包,這是一個皮質手感的圓形硬包,和多年前裝CD的包有點像,包內是天鵝絨材質,很好的保護鏡片,這個包可以直接掛在三腳架下方,或者攝影包的多功能卡扣上,很方便。
與我之前使用過的其他品牌的濾鏡架不同,Haida的這款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這套濾鏡系統,把圓形和方片的濾鏡都做成了插片式,在操作上能給予攝影師極大的方便,解決了兩片濾鏡同時使用的時候,CPL不方便旋轉,裝卸的難題,實際使用中只需直接插上或者取下後一塊CPL或者ND就可以。
下面來介紹一下實戰中濾鏡的使用技巧。
對於風光攝影師來說,兩塊不可或缺的濾鏡就是偏振鏡和減光鏡,因為這兩塊濾鏡的效果很難在後期軟體中模擬出來,所以不管是日出日落,海邊度假還是登高徒步,我都會隨身攜帶這兩塊濾鏡。
CPL (圓形偏振鏡)是我使用率最高的濾鏡,幾乎都是長期裝在鏡頭上。CPL的三大作用:消除有害反光,降低快門速度,增加飽和度。
先來說消除有害反光。當偏振鏡與陽光(光線)成90度夾角的時候,能最大化的消除反光,這在拍攝水流的時候尤其重要,在使用CPL後(右圖),水流上的反光明顯減少,冰川融水也更能顯現出它的碧藍。(原圖直出)
再來看一組對比。
這是拍攝於獨庫公路接近3000米海拔地方的片子,雪山腳下有兩個很藍的小湖,當時接近正午,陽光直射反光很嚴重特別是右下角,在使用CPL後,湖水立刻藍了個透徹,照片也就即刻上了一個檔次。(左右圖經過同樣的飽和,對比度微調)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反光都是有害的,在拍攝一些特殊場景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有效的利用反光。
例如下面這張片子拍攝於那拉提空中草原,我的鏡頭前依舊掛著CPL,但是日落的時候色溫時分迷人,粉紫色的天空倒映在湍急的河水中,我立刻旋轉CPL到無偏振效果的角度,讓水面儘可能的反射光線,從而拍下了這柔美的水流的一刻。(有後期)
再來說說CPL的第二個作用:降低快門速度。
一般的CPL都能有效的降低2-3檔快門速度,所以在拍攝瀑布,小溪的時候就非常有用。我很少使用低檔位的減光鏡,因為CPL結合小一點的光圈一般都能把快門降到適當的速度來拍攝流水拉絲。
再拿上面的這張照片舉例。我在附近的機位拍攝了另一張無CPL的照片(下圖),曝光時間是1/10秒,可以看出水流還是比較湍急,沒有達到我想要的唯美的效果。
在使用CPL以後(注意,即使把CPL旋轉到無效的角度仍然有減光的功能,這是本身鏡片的塗層透光度所決定的),上圖的快門速度下降到1/4,剛剛好。
另外,快門也不一定是越慢越好,在實際拍攝中需要不斷嘗試不同的快門,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最後,CPL還有提升飽和度的功能。
這點在拍攝藍天白雲的時候特別明顯。下面兩張照片拍攝於喀納斯國家公園的觀魚亭。
未使用CPL時天空顯得有點髒,白雲和藍天有點「糊」在一起,使用CPL後,藍天被壓暗,很好的從白雲中「分離」了出來,同時整體畫面的飽和度也更強,青山綠水,藍天白雲一下子就出來了。(左右圖經過同樣的飽和,對比度微調)
再來看一組喀納斯湖邊的拍攝,CPL的使用有效的壓暗了天空,提亮了綠色,同時也消除了一定的水面反光(左右圖經過同樣的飽和,對比度微調)。
下面這張巴音布魯克的河灣也是用CPL拍攝,綠色的草原被強化,天空的層次感也會更強一些。(有後期)
下面來看一下ND(減光鏡)的使用情況。
剛剛說過,低檔位的ND鏡一般可以用CPL代替,那麼我這次帶了塊10倍的減光鏡就是為了拍攝長曝光的水和雲。
右下圖,在10倍減光鏡的威力下,水流變得十分夢幻。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曝光時間從1/40秒(左圖)拉長到5秒(右圖),難免樹葉晃動對畫面造成影響,所以這裡我用了兩個個圖層,將左圖的上半部合成到5秒拍攝的畫面中,並作了亮度,對比和色彩的微調,得到了右圖。
這種「選區合併」的方法經常被應用在長曝光的場景里,再例如喀納斯湖邊的這張,圖一曝光1/160秒,圖二曝光4秒,右側的樹幹晃動被拍虛了,所以將圖二的水流合併到圖一中,就得到了一張「完美」的照片(圖三)。
除了霧化水流,ND在雲霧運動較快時也可以起到順滑的作用。
喀納斯的月亮灣是著名的景點,清晨山谷中雲霧繚繞很仙,霧一般都是從右往左不斷的沿河道慢慢飄過來,左圖沒有使用濾鏡,快門0.8秒,僅有少量雲霧,右圖用了10倍減光鏡,把快門拉倒了30秒,不僅讓霧的流動更加順滑,同時把源源不斷的白霧拍了進來,形成了一條白帶。(左右圖經過同樣的飽和,對比度微調)
除了拉絲順滑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ND把曝光時間拉長到2分鐘,甚至10分鐘,這樣在人多的景點拍攝就可以將稍有移動的人去除掉,非常實用。
然而新疆地廣人稀,我實在是沒有地方展示這個功能,下次在城市裡拍攝可以再分享給大家。
關於ND鏡的選擇,最重要的就是偏色一定要少,Haida的這款ND就在偏色方面做的很不錯,除了邊緣有一點點偏紫以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直出的效果也完全可以接受。
最後再分享幾張這次新疆之行拍攝的其他片子,大部分都是用CPL和ND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