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盛夏,比天氣更熱的是一部:《親愛的,熱愛的》,讓「小花」楊紫人氣炸裂,成為熱搜榜上最火的話題。
那個全國人民看著長大的「夏小雪」,真的長大成人了。
很多人認識楊紫,是因為那部紅遍全國的《家有兒女》,成名15年,從家喻戶曉的童星到沒戲可拍的演員,從想過放棄演戲到成為「90後新四小花旦」,楊紫走的並不是一條坦途。
在從來不缺俊男美女的娛樂圈裡,楊紫的臉蛋不是最漂亮的,資源不是最好的,童星出身甚至成了她的掣肘,但她以樂觀豁達的姿態努力向上,為了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從來沒放棄追逐夢想。
就像楊紫微博的自我介紹,成就了這個「努力拚搏的北京小妞」的,除了自己的努力,還有一路陪伴、從未缺席的父母教育。
孩子小時候,不缺席他們的成長
因為5歲時看《還珠格格》著迷,夢想成為「小燕子」的楊紫,帶著「想去八一廠,想上電影學院,想當演員」的夢走上了演員之路。
那時候,爸爸帶著她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劇組。
好的時候導演會說一句「試段戲看看」,不好的時候,演員資料直接扔進垃圾桶。年紀還小的楊紫不懂得什麼是自尊心玻璃心,是爸爸媽媽承受著被拒絕的難過和失望。
楊紫當群演,當客串,拍廣告,一直到11歲那年遇到了《家有兒女》。
童星是令人羨慕的,但楊紫卻是個落寞的童星。
因為「小雪」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反而成了一種限制,「大家都認識我,但是我沒戲拍。」楊紫不得不去接爛戲,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她在北京電影學院讀大學,她和同學一起去試戲,她卻接不到戲。
於是,沒戲可拍時只能去演不想演的戲,有戲可拍時從來不敢休息,她為此變得自卑、敏感,直到她遇到了《歡樂頌》。
那個連她自己都不喜歡的邱瑩瑩,讓她重新感受到了演戲的快樂。在之後,一部一部的熱播劇終於讓人們忘記了夏小雪,記住了楊紫。
楊紫在《星空演講》里說,她曾經因為只能做大家眼中的乖乖女而痛苦,她希望人生和事業都能夠自己做主,希望真實地去演想演的戲,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一直活在某個標籤里。
現在,她終於可以說一聲:我把這個標籤已經撕開了。
在楊紫從普通的小女孩到成為童星再到成為演員的路上,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從未缺席。
楊紫的媽媽在她五歲時辭掉工作專心陪伴楊紫,父親曾經是一名消防員,後來一邊做生意一邊做她的經紀人。
小時候,媽媽會陪楊紫拍戲拍到半夜12點,看到那麼小的孩子淋雨跳水,媽媽心疼得直哭,但回過頭還是會笑著鼓勵女兒要堅持。
長大了,怕女兒太忙,不想打電話影響她,爸媽就在微博上偷偷關注她的動態。爸爸會和女兒分享自己的感慨和心情,媽媽會告訴女兒希望有一天有個「他」能代替爸爸媽媽繼續照顧她。
她去綜藝節目做飛行嘉賓,爸爸會在她身在異鄉錄節目的時候突然現身,讓她覺得自己並不孤獨。
父母給楊紫的,不止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更給了她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小時候,楊紫接戲都是爸爸做主,隨著慢慢長大,她真正愛上了表演,對演戲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爸爸媽媽支持她的想法,她說現在決定演一部戲或是做一件事,80%要看自己的想法,她覺得可以了會問爸爸媽媽的意見,但是最終決定權,還是要看自己。
熱愛孩子的熱愛,尊重孩子的選擇。稱職的父母,是孩子的成就者,他們給的是理解,而非壓力。
當孩子長大,把他們「寵」成朋友
楊紫在很多綜藝上,都曾經談過自己的父母。
在《拜託了冰箱》上,何炅問她她的爸媽是「像家長式的爸爸媽媽」還是「像孩子式的爸爸媽媽」,楊紫毫不猶豫地回答「像朋友」。
她說自己的家庭氣氛很隨意,沒有那麼多規矩,一家三口的相處模式,是爸媽非常恩愛,一起吐槽孩子。爸爸跟媽媽吵架時會對媽媽說,「你除了長得好看,你還有什麼優點。」批評楊紫的時候,會說「你能不能有你媽媽的十分之一」。
父母相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所謂最幸福的三口之家,大概就是如此了。
楊紫說,這種浪漫的家庭氛圍讓她從小在很好的環境里長大,爸爸和媽媽的性格是互補的,爸爸是熱情型,媽媽是冷酷型。
爸爸不僅寵媽媽,也很寵楊紫,爸爸把她當成小公主,媽媽把她當成男孩子養,這樣豐富的家庭教育觀念,讓樣子的性格很完整。
去年,楊紫宣布和圈內戀人分手,這是出道至今她唯一承認過的一段戀情。
《金星秀》上,金星曾問楊紫如果談戀愛了會不會告訴媽媽,楊紫很坦誠地說,「我跟我媽當朋友,我會告訴她。」
楊紫說,她一直很感謝自己能夠生在一個很民主、很自由的家庭。
也因為這個,楊紫笑說自己雖然到了叛逆的年紀,也有一顆叛逆的心,但卻從來沒有過叛逆期。
在現在很多爸媽都抱怨孩子跟自己「無話可說」的時候,如果能發自內心地給予孩子真正的寵愛,孩子就能跟父母「無話不說」,這樣的親子關係讓人羨慕,孩子也更願意跟父母做朋友。
明智的父母,都活出了更好的自己
楊紫的爸爸,曾經是一名消防員。
2015年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發生時,楊爸爸特意給女兒發來微信,訴說自己的心情,向消防官兵致敬。
在最近的一部電影里,楊紫出演了一名女消防員,她特意帶著爸爸,一起參加了首映禮。
楊紫曾經發微博說:「我為我有這麼一個勇敢的消防員父親感到自豪,他可能不是所謂的『完美爸爸』,但卻是我心目中最溫暖安全的靠山,人生中最亮眼的指路燈。」
她說爸爸一直是自己心中對於「勇敢」的定義,就像《獅子王》里的木法沙對於辛巴,永遠如山一樣高大。
翻看她十多年來的微博,記載了她和爸爸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
在她鬆懈的時候,告訴她「來之不易的工作,要珍惜。
在她感到害怕的時候,告訴她「不卑不亢。
在她質疑自己行不行的時候,堅定地告訴她「你是最棒的。
6年前的父親節,楊紫曾寫下長微博——
《爸爸,這是寫給你的話》
「每當有人跟我說你不行,你永遠都只能是那個童星,我就會想起爸爸。
因為無論我做得多麼不好他也會告訴我,我是最棒的。
後來我學會了堅強,也學會了釋然,成長這個詞帶給我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堅強和釋然。」
在她一路走來的路上,爸爸媽媽不僅僅是陪伴者,更是指引者。
明智的父母,都活出了更好的自己。
當父母不斷刷新過去的自己,也是走在前路用心指引,用自己的行為方式去感染和鼓勵孩子。
閆涵媽媽說——
《家有兒女》是我喜歡的電視劇,也喜歡小雪、劉星渾然天成的表演。曾在綜藝節目看到過楊紫的迷茫,但她用自己的堅持擺脫了童星的桎梏,給觀眾烙下全新的印跡。
現在,提到楊紫,大家除了可以想到小雪,還想到了邱瑩瑩、佟年,她身上人的成長力和堅持力讓人驚訝。了解她和爸爸媽媽的相處方式後,會明白她這股子韌勁兒來自爸爸媽媽的彈性養育。
以前曾有朋友問:「孩子太調皮,是不是應該更嚴厲管教呀?」任何一個孩子,都能秒變天使和惡魔,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狀態、性格,進行不同的教養方式,即彈性養育。
我們家,也根據孩子的不同生長階段來調整養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