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聽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長,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
當時真的很不削。可活到了中年以後,卻覺得有些話真的不是沒有道理。
1.
有時候,我們與人相處,也有不對心思的地方,甚至很生氣,但有時想想人家的好,自己就選擇默默原諒了。
可有的人未必這樣,你為對方做了99件事情,只有1件事情沒有令對方滿意,可能對方就把你曾經所有的好,一併否決掉。所以,做好自己,無愧於自己就好。
2.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句話說了幾千年,也被驗證了幾千年,當有一天你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更有感悟,所以不必再感慨了,人性就是這樣。
3.
雖說人生得意須盡歡,但是最好還是低調點。真正為你的成功,感到高興的人,其實真的不多,除非你的父母家人,身邊知己。
有時候兄弟姊妹也未必是真心祝福。有些人不會嫉妒陌生人的成功,卻無法忍受身邊的人比自己過得好。
聽說過那句話吧:聽說你不開心,我就開心了。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4.
想要做一件事情,能不張揚就不要張揚,安靜的去做,安靜的去努力。
你不需要大張旗鼓的向任何人證明自己你能行,也不需要為別人的詆毀和不理解而傷心,當你不動聲色,悄悄去努力時,那些你曾經極力想要得到的東西,終將會盛裝蒞臨。
5.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遭受大大小小的挫折與磨難。
一個人達到巔峰時刻,也儘量小心翼翼,不能太過招搖。
人生的意外太多太多,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這樣的場景我們都曾見過,所以,小心行得萬年船。
6.無論過得多發達,多顯赫,也要對生命有敬畏之心和悲憫之心。
朱熹說:「君子之心,常懷敬畏。」人要敬畏什麼呢?孔子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命而不畏也。」
有敬畏之心才能有悲憫之心,有悲憫才能知艱難,才能入得其中,悟得其道,才能得其心安,心道恆遠。一個人只有心存敬畏,才會走得遠,走得穩。
7.
活在這個深情而又薄涼的世界裡,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不能易碎。
即便是碎了,也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來縫補一下,再安回去,第二天還要活蹦亂跳的才行。
哪怕再艱難,跪著也要走下去,因為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誰也替代不了。當你獨自走過黑暗以後,會覺得一切不過如此。
8.
與其去廟上燒香磕頭,不如回家對自己的父母好點。修佛其實修的是一顆心,而父母就是自己的佛。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是我們在塵世間的最後一道屏障,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趁著時光還未老,不管工作有多忙,逢年過節也要常回家看看。就讓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他們變老了。
這是一個中年人對人性的總結,句句扎心。雖然話糙,但是理不糙。
THE END
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