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服裝設計形象
「我總覺得,通過一個人的鞋子就可以大概了解他。」(《阿甘正傳》)
在每一個令人難忘的角色背後,都隱藏著細緻的服裝考量。
無論奢華,還是樸素,電影的服裝設計都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洞察角色內心以及周圍世界的絕佳機會,正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總是以衣取人。
服裝設計草圖
在電影史眾多出類拔萃的作品中,服裝設計師是幕後英雄。他們的工作需要爭分奪秒、精益求精,但總是得不到關注,也很難得到導演或者演員的同等認可。
從詞源上追溯,「服裝」(costume)一詞總是和萬聖節裝扮聯繫到一起,即假裝把自己扮成另一個人,有時候這也是服裝在電影中的作用。
但大部分電影的服裝設計是受全然相反的理念驅使,電影工作者致力於在銀幕上創造出真實的人物,而不是濃妝艷抹的提線木偶。
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安娜·卡列尼娜》(2013)
服裝設計把觀眾引入到電影的階梯,具有令人身臨其境的魔力。
復古的服裝意在帶領觀眾回到影片所處的時代,《亂世佳人》便是其中的翹楚,它以其迷人的設計聞名於世,儘管在髮型設計上保留了20世紀30年代的風格,但其服裝設計仍極力地將觀眾帶回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
同時確切地反映了斯嘉麗每況愈下的境遇,斯嘉麗自己設計服裝的情節也是一個絕妙的暗喻,為她的浴火重生埋下了伏筆。
《亂世佳人》
斯嘉麗
優秀的服裝設計是築造電影世界觀的重要一步,就算是在完全虛構的世界中也是如此,當人們談到「星球大戰」三部曲時,總是著眼於情節、人物或者特效,實際上此片的服裝設計也不失為一個亮點。
片中的服裝設計在人類的服飾和外星風格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萊婭公主的服裝既符合了其奧德朗人的身份,又迎合了人們對於王室成員的猜想。
萊婭公主
機器、將軍、士兵…所有的服裝都富有異域風情,把觀眾引入到這個盪氣迴腸的奇特世界中,在此之上又保留了一定的現實元素,使得觀眾不至於感到太過於陌生。
星球大戰
服裝設計可能比人們想像的要難得多。
伊迪絲·海德拿下了八次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動畫《超人特工隊》中衣夫人的人物形象正是源自於她。
《超人特工隊》(左)、伊迪絲·海德(右)
在給當代背景的電影設計服裝時,伊迪絲·海德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裝扮她的角色,問題是電影從攝製、剪輯到公映這一期間,時尚潮流千變萬化,服裝設計很快會顯得俗氣。
因此她必須把握住時尚的脈搏,好讓電影的服裝看起來新潮,但又不限於某種特定的潮流,伊迪絲·海德是首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之一,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仍然等待解決。
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在過時落伍和平淡無奇之間調和折中。
伊迪絲·海德生日現場與赫本
在70年代,電影人物可能穿戴平平,但一部關於70年代的電影卻包含了懷舊的元素,引發人們一同懷念逝去的時光,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八英里》的服裝設計看起來毫不違和,而在同年出版的MV里饒舌歌手卻顯得十分滑稽。
「時尚不是最首要的事情,在電影里敘述故事才是真正的目的。」伊迪絲·海德
《八英里》MV
《八英里》吉米
在《八英里》中,吉米樸素的兜帽就像是一塊白板,強調吉米所追求的是純粹的成功,而不是所謂的虛名,同時也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臉上。
無論電影的風格是平實還是誇張的,服裝設計對於影片的整體風格應有所升華,除了將觀眾引入到電影的世界中,許多服裝的選擇也是為了讓角色與眾不同。
1971年的電影《歡樂糖果屋》中,威利·旺卡的介紹占了30多分鐘的片長,讚譽之聲通常歸於吉恩·懷爾德的精彩演出,但這同時也是一個出色的服裝設計範例。
《歡樂糖果屋》
當其他所有角色都穿著19世紀後期的服裝打扮成牛仔或者漫畫人物的時候,旺卡身穿的燕尾服是維多利亞時期的樣式,加上19世紀的鈕扣釘法,但顏色搭配全然承襲了20世紀70年代的風格,這樣一來顯得旺卡先生既前衛又獨特。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2005年的翻版《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服裝設計強調了旺卡的格格不入,但這種設計讓它與現實世界脫離脫節,使他看起來像一個卡通人物,而不是一個脫離現實的夢想家。
《邦尼與克萊德》
《邦尼與克萊德》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但他們的服裝設計和媒體的狂熱像是20世紀60年代的故事,這讓他們看起來更像是1967年電影拍攝時。
《教父》
《教父》里的邁克·柯里昂穿著軍隊制服和黑幫上層人物截然不同,當他被席捲進黑幫生活時,他的服裝也起了相應的變化,服裝的變化暗示了他向黑幫的過渡。
《絕命毒師》
《絕命毒師》中沃特·懷特把自己打扮得像個流氓,但最終他成為了真正的惡棍,服裝讓我們看到了角色內心的變化。
《星球大戰》
《星球大戰》中盧克·天行者別具一格的武士服顯示,他正在接受訓練,而歐比旺穿的像一個僧侶,因為他正在教導盧克,在原力的影響下,兩人的角色開始轉變,服裝也隨之改變,兩人的關係面目全非。
《搏擊俱樂部》
《搏擊俱樂部》中,背景色調和人物總是對比強烈,就好像角色本不應該在那裡一樣,除了演員的個性和目的,配色方案和服裝設計是強調或者淡化人物的利器,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和莎莫的500天》
《和莎莫的500天》中,影片一開始就以服裝色調區分了兩個角色,湯姆的棕色和莎莫的藍色,這兩種色調貫穿全片。當莎莫進入湯姆的世界中,背景都被設置成棕色,而莎莫的世界是藍色的。
在舞蹈場景里,所有的演員都穿上藍色調的衣服,以此來表現湯姆對莎莫的想念,服裝顏色提供了故事發展的潛在線索。在影片的最後,觀眾從兩種色彩的分離意識到兩位主人公的分別。
《和莎莫的500天》
只有當構成電影的所有元素相互配合時,一部電影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經典,服裝設計當然也不例外。
服裝是許多經典人物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就是他們最具辨識度的部分,它幫助我們了解一個角色,以及他們居住的世界。
當回顧起我們喜愛的角色時,想想他們的穿著,不要忘了服裝設計的功勞。
延伸閱讀:【服裝設計塑造經典人物,為電影畫龍點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