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中,劉德華大方地展現了自己私下不一樣的一面。印象中大家對明星都是覺得他們平時伙食很好,餐餐大魚大肉,可不知其實背後的秘密!
劉德華說自己已經堅持吃素6年。
娛樂圈中奉行「吃素」的明星也不在少數。比如被稱為「美容大王」的大S,在節目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最有效的保養方法就是吃素。
同時,她「把動物當作自己的家人」的吃素理念,也感動到了身邊不少親人朋友。
張柏芝也是有名的素食主義者之一。
不論出於何種原因,素食主義,正在成為難以抵擋的潮流。
5類「含油大戶」易被當作主食
炒飯類
加入油鹽等調味品後,原本只有米香的飯,脂肪含量會大大增加,而餐館中的炒飯更是「油光滿面」。
其實,大米本身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米飯的脂肪含量只有0.2%,做成炒飯之後,脂肪含量升高至6%~8%。同樣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飯,要比普通米飯多吃進去100~200千卡熱量。
不過,自己在家做炒飯,烹調油用量可以控制,用平底不粘鍋也有利於省油。
配合炒飯吃的其他菜可以優先選擇涼拌、水焯等省油的方式,有利於保持總體油攝入不超標。
炒餅炒粉類
炒餅、炒粉、炒年糕跟炒米飯類似,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對於原料來說脂肪含量也翻了幾十倍。
尤其是炒年糕,本來用糯米做的年糕就非常黏糊,炒時如果放油太少很容易粘鍋,所以烹調時更需要多放點油。
麻花油條類
麻團、麻花、油條這些都是使用油炸工藝製作的主食,整個在油鍋里「洗了個澡」,脂肪含量大大提升。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 2004》中的數據,麻團脂肪含量高達30% ,麻花31.5%,油條17.6%。
而且,與油鍋里的油接觸面積越大,量
油餅
麻醬燒餅、油餅這類食物製作時麵糰並未經過發酵,如果沒有油做出來會很硬。為了口感與質地「雙豐收」,都會在裡面「包」入很多油。
編輯
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起酥麵包
食品中,但凡帶著「酥」字的,大都在暗示我們脂肪含量高的事實。因為要塑造食物酥香的口感,沒有油幾乎是不可能的。
類似糕點還有鳳梨酥、金錢酥、桃酥、油酥燒餅等,都是「含油大戶」。
健康吃主食的3條原則
食物不分好壞,產生什麼效果關鍵在於如何吃。
從合理攝入角度來看,人們每天攝入的主食應占攝入總能量的50%~65%,因此還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少點細精,多些粗雜
米麵加工過細會損失大量營養,特別是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但由於口感更好,目前多數人的主食仍局限在精白米麵。
2016年發布的《中國成年居民粗雜糧攝入狀況》顯示,我國超過八成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也就是說,粗雜糧應占主食的1/3左右。
重食材,輕做法
人們在選擇主食時,要多想想它是用什麼做的,儘量讓三餐主食的食材豐富,而不是「早上吃饅頭,中午吃麵條,晚上吃餃子」,看似換著花樣吃,實則沒有跳出麵食的圈子。
最好的主食應該是不加糖的八寶粥,米、雜豆等全有,營養更豐富。
小口吃飯,大口吃菜
過去資源匱乏,為了保證能量攝入,人們往往就著幾根鹹菜就能吃下一大碗飯,逐漸養成了「大口吃飯,小口吃菜」的飲食習慣。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我們現在應該將菜做得清淡一些,一大口菜配著一小口飯吃,這樣的營養搭配才更合理。
關注公眾號「素有味健康在線」帶你健康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