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爛劇爛演技都罵累了,別忘了把掌聲留給頂級好劇好演員

作者:CUP       2019-07-24 10:40:12


"

86版《西遊記》孫悟空一個筋斗雲,一晃三十多年過去,國劇又進入了另一個時空。

2019年,誕生了《都挺好》《大江大河》等多部現象級影視劇。同時,關於 「好演員的春天」以及國產劇質量等相關討論頻上熱搜。

如何找出好劇?今日頭條娛樂頻道、歷史頻道發起7月特色話題活動鑒劇大賞,圍繞電視劇以及劇中演員的投票打榜活動,榜單分為【熱播劇PK】、【經典劇PK】、【人氣演員榜】,最終將分別選出【頭條神劇】和【人氣演員top】。

結果已經出爐:進過2輪票選,趙麗穎馮紹峰 主演的《知否》以超高人氣奪下【熱播劇集榜】榜首;

《西遊記》不出意外地【經典劇集榜】第一;

【人氣演員榜】方面,秦俊傑粉絲團成功送愛豆登頂C位, 鄭爽人氣值位居第二,新生代演員張雨劍人氣值位居第三。

86版《西遊記》真是當年毋庸置疑的爆款,我這把年紀的觀眾,誰的童年不是在「丟丟丟,登登等登, 登登等登」中度過的?

當時一個月工資七八十塊錢,還要跟劇組一起拆卸的六小齡童應該想不到,這部神話劇就這麼在觀眾的記憶中成了一座珠穆朗瑪峰,最終成為八十年代國產電視劇的地標建築。此後三十多年裡,一提起好看的國劇,怎麼也躲不開《西遊記》。

時間越久,經典好劇帶給觀眾的歡聲笑語中就越包含更多的情感,也越能映襯國劇的底色。

幾代觀眾為什麼對《西遊記》百看不厭?因為那個停留在八十年代熱熱鬧鬧的唐僧師徒取經故事,在後來人生漫長的歲月里,給予了觀眾某種永恆的撫慰。

當時空進入2019年,國劇進化成了什麼樣?在熱播劇爆款的變化里,也許能聽出一些線索,從觀眾對人氣演員的選擇中,似乎又能看出,國劇將奔向什麼樣的未來?

罵爛劇爛演技都罵累了,別忘了,把掌聲留給我們的頂級好劇和好演員們。

知否知否,為何是正午陽光的「綠肥紅瘦」?

為什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能成為熱播劇集榜第一?

第一點, 敢突破。一是開創了種田劇的潮流,二是敢拍過去少有的古裝女性題材劇。

原著本就是有名的種田文,劇集講述的就是內宅的家長里短,在正午陽光手裡,不僅拍出了少女明蘭在古代深宅大院中「打怪通關」之路,更透過角色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講出了一段女性奮鬥傳奇。

因為庶女身份得不到一家之主的寵愛,明蘭就藏起鋒芒韜光養晦。一旦時機到來,又立刻開掛。

整部劇集,看上去生活氣十足,但故事如小火慢燉,每到戲劇衝突濃烈處,硬核指數直線飆升。

而明蘭每次打怪過關,總是單刀直入,手法乾淨利落,一直剛,一直爽。

這樣的劇,觀眾見過?

第二點, 角色炸裂,配角出彩。

劉琳飾演的家主母明蘭嫡母王大娘子,敢愛敢恨,走路帶風,主意多,見識淺,一路成為觀眾的快樂源泉。

高露飾演 的盛紘寵妾林小娘,在盛紘面前裝柔弱裝可憐那叫一個絕。但就是這麼個人物,後來被明蘭引入局,竟然又讓觀眾心生憐憫?

正午選角,一向穩准狠,演員與人物之間完美匹配,所以每次都能讓演員冒頭、角色出彩。這樣的劇,該不該火?

第三,還原歷史,正午陽光是認真的。

拍好歷史劇,有錢就可以?但歷史的精氣神,光用錢拍不出來。

只能用纖毫之間的精緻,栽培出來。

很多人對劇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精細道具和布景。

不管內宅街巷,正午劇,每一個道具都精緻得很。

劇組為了還原真實古代的生活質感,夜戲都以蠟燭打光。

而且,極善描摹時代風貌。

富人公子哥打馬球、女子也能上場,是北宋獨特的庶民氣息;

富家小姐們練習插花,不僅是閒情雅致,更是嫁入高門的必備技能。但宋朝女子也有尚武之風,明蘭就擅長騎射。

豪門聚客吃流水席,席間人情冷暖、世事百態,也盡在其中。

不得不說,劇集對於宋朝風土民情的展現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但最能體現原著種田趣味的,還是女主明蘭的成長史。

故事讓我們看到的,是肥肉厚酒、生生不息的人氣,編導一路播種,田越種越有生氣。

這樣拍的結果,就是很多劇首播即巔峰,這部劇卻越播關注度越高,在首播平淡的情況下,從中段開始劇集熱度持續遞增狀態, 《知否》片的走紅,其實就透露出這兩年國產古裝劇風向的一個小的變化。

宮斗、奇幻不再是收視良藥,回歸尋常巷陌,回歸古人的日常,視聽奇觀之外,有思想有深度又回味有嚼頭,才是該劇涇渭分明的底色。

這些改變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一個詞——叫做品質。

《知否》是運用了當代國產電視劇工業更精良的製作技術、在市井、煙火、人情之中,鋪開了一幅北宋盛世畫卷,恰到好處地講述了一個內核精細綿長的故事,贏得了口碑和市場。

而今日的國劇爆款,和30多年前的國劇爆款,又有著怎樣的異曲同工之妙?

讓我們回到30多年前的取經路上。

神劇那麼多,為什麼我們就是對《西遊記》念念不忘?

提起《西遊記》,無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楊潔導演的央視86版《西遊記》,這部重播超3000次,陪伴著70後、80後、90後三代人長大的神劇,到底有什麼魅力?

但我們不如先問一個問題:一部神話電視劇,在當年的製作條件和環境下,是怎麼拍出來的?

先說特效。在當時別說特效,國內劇組連吊威亞都不會,《西遊記》劇組只好派了幾個人到TVB學習怎麼吊威亞。當時TVB在拍一部金庸劇,導演楊潔、攝像師就跑去看了,還跟徐小明導演探討怎麼操作。

時間有限,他們也只簡單地看了幾天,還沒來得及學透,就回來照貓畫虎。

因為對吊威亞的技術核心——鋼絲的承重量不了解,拍攝中鋼絲斷過無數次,豬八戒、沙僧都摔過,特別是「騰雲駕霧」次數最多的六小齡童,有次摔得直接昏死過去。

劇組也不懂怎麼在後期抹掉鋼絲,只能用土辦法——用背景色來給鋼絲上色。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票房狂飆5億,一條票房錦鯉的誕生,吳京成最大贏家


《獅子王》辛巴家喻戶曉,但有一部白獅子王雷歐大家有沒有印象?


父子同命?任達華警察爸「50年前被同僚射死」 網起底「兇嫌不滿被嘲笑」爸爸無辜被牽連


錯過《調音師》《一個母親的復仇》,這部高分印度電影還想錯過?


【任達華遭捅】洪金寶大哥震怒開炮了!這番話網民紛大吃一驚了!


撤檔、撤檔、再撤檔,國產片群撤!暑期檔竟交託給一部動畫片


《銀河補習班》涼了,吳京加盟也沒能救市


《西虹市首富》冷麵笑匠,花錢也有煩惱,友情陣容有點豪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