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喂養,通俗點就是用母乳和奶粉同時養孩子,有些媽媽母乳不足、母親需要外出工作或者出差一段時間,這時候就需要給寶寶喂食母乳替代品,這種就是現在很多媽媽都會選擇的喂養方式。
我們就寶寶從出生(巨大兒)開始就實行混合喂養,我所在的醫院是大力倡導母乳喂養的,寶寶出生後後就會叮囑你儘快開奶,記得讓寶寶吃上初乳(黃黃的奶),「聽說初乳很髒不能喂,是不是要擠掉啊?」,如果擠掉,你這是後悔都來不及。
對於新生寶寶而言,初乳是量身定製,營養不可估量。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寶寶生長發育中必不可少;
️初乳中有豐富的抗體,有助於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初乳的營養素比例好,新生寶寶更容易消化吸收。
初乳因富含β-胡蘿蔔素,呈淡黃色(只是看起來髒),也因其營養價值,被稱為嬰兒的「第一劑疫苗」。
那麼既然醫院倡導母乳喂養,為什麼我家寶寶混合了呢?前面提到因為出生體重偏大,而且剛開始母乳不多,孩子餓的直哭,夜裡這位「老大哥」能把整個樓道的寶寶都給整哭,護士們急眼了!醫院有定點加奶的(每隔四個小時一次),晚上8點鐘喂完,護士問12點還加麼?完和寶爸異口同聲「加!」
母乳實在是不夠,月子裡我也不怎麼愛喝湯湯水水的,期間一直混合喂養,奶量一直沒有追上來,追奶一直沒成功。
何為追奶?
其實大多是追奶的情況發生,是因為出生頭幾天寶寶對乳房吸吮刺激的減少,造成乳汁堵塞,導致大部分媽媽們初期奶水不足,慢慢也就失去了信心。
其實追奶的最佳方式就是按需哺乳 充分補水,親喂比什麼通乳師、開奶師都管用,如果你沒有產奶需求,喝的湯全部補在媽媽自己身上了,除了發胖沒別的作用了!
好的休息也是產乳的關鍵,由於初為人母,精力實在有限(沒人幫忙帶),沒有在全母乳上盡全力,但是也不想那麼早給斷了,所以一直堅持著,但是在喂養上我還是有點佛系的,沒有說一定要母乳,一定要怎麼樣,也沒有給自己施加壓力,希望新手媽媽看開點,做媽媽已經很偉大了,所以不必對自己太苛刻。
母乳不多,也不放棄。
我有個同事,休完產假就把孩子放在老家,斷了奶,之後寶寶每個月都發燒,嚴重時候肺炎,問其原因,說是之前有點小咳嗽小感冒之類的,爺爺奶奶擔心就給喂了藥,慢慢的孩子抵抗力就不好了,也因為斷奶早,失去了強大的「免疫加油站」。
之前看到有評論說「混合喂養最終要麼全母乳,要麼全奶粉」,說說我是怎麼堅持一年的混合喂養的。
夜晚是泌乳高峰期,特別針對小月齡的寶寶,奶量需求大,吃夜奶因為寶寶餓,需要足夠的母乳來獲取營養和能量,以便體重正常增長。
有的大月齡媽媽擔心寶寶夜奶影響睡眠,其實斷夜奶和離乳一樣,都是順其自然的過程,不需要刻意強求。
混合喂養也能堅持一年?
我從寶寶出生堅持混合喂養了一年,期間也想過放棄母乳,但是由於七個月之後主要是我自己帶,索性一直吃了。我想如果夜奶不吃了,估計母乳也當成他的小零食來吃了,添加輔食之後,我一直都是母乳、奶粉外加輔食,注意即使添加了輔食之後,奶量也要保證每天500ml以上。
混合喂養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奶瓶流量好大,我更愛喝奶粉(這個時候寶寶吸母乳又費勁又沒奶,如果來個奶瓶,那簡直是救命稻草)
注意:這個階段很多媽媽沒堅持住而放棄了母乳喂養,因為他們覺得寶寶不愛吃母乳,其實剛開始寶寶覺得奶都一樣
第二階段:慢慢排斥奶瓶,愛吃母乳
這個階段媽媽們越發焦慮,怎麼辦?母乳不夠,奶粉又不吃,其實這時候可以慢慢給寶寶培養喝奶的習慣,一天能喝到2頓,再加上輔食、母乳,營養就夠了!(保證每天奶量即可)
第三階段:供需平衡
無論是純母乳還是混合,寶寶慢慢會形成自己的喝奶習慣,所以在第二階段,媽媽們要好好培養起來。
無論是純母乳還是混合,都建議要自己給寶寶喂養哦~這樣寶寶才更有安全感,利於寶寶身心健康,寶寶在媽媽懷裡吃奶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注意,混合喂養一定要先母乳再「混合」。
育兒路上任重而道遠,媽媽們辛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