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鄙視鏈:比輸在起跑線更可怕的,是誤入「假跑道」

作者:CUP       2019-07-24 10:36:58


"

文源 | 東西兒童教育(ID: eastwest_edu)

作者 | 逃媽 編輯 | Vivi

七月已至,年度恐怖大片《放暑假》再次來襲,每個老母親都將面臨一個來自靈魂的拷問:

怎麼安排娃兒過暑假?

於是,前幾年刷屏的爆款文「月薪三萬,過不好一個暑假」又開始熱起來。只不過,這回題目變成了「月入七萬,過不好一個暑假」。

按這個趨勢,明年這時候,估計得變成「月薪不足十萬者,不足以談暑假」,好像填補娃假期空虛的方法只剩下三種:

花錢,花錢,還是花錢。

1

前幾天,送小孩去上舞蹈課,坐外面等待,百無聊賴之際,聽旁邊三個家長吐槽。

一媽媽抱怨:

最近又要吃土了,一個月工資還不夠娃暑假報個興趣班。小提琴考級,學校大課加私教小課,4000。新概念一萬,游泳40節課3000,還有學而思3800......

另一位媽媽悠悠地嘆了口氣講:

你這算什麼啊,我們暑假報了個遊學團,三周不到就是三萬八……

最後,一直沒吭聲的短髮媽媽以舉重若輕地姿態,為這場「暑假哭窮比賽」划上了優雅地句號:

你們都還好啦,至少花錢還能學到東西。我家老公非要帶娃去肯亞自駕,看什麼一年一度動物大遷徙……算了,暑假嘛,本來就是讓孩子玩的,開心就好咯。

據說,暑假花式哭窮,已是當下中年人中流行的新型社交技能。隱藏在此社交技能背後的是一份純24K「暑假鄙視鏈」:

世界各地隨便走走>出國遊學>國內遊學>補習 興趣班>戶外郊遊 自學>小區方圓5公里內遊蕩......

以上只是總體鄙視鏈,更有貼心地細分領域鄙視鏈如下:

今年還誕生了,專門針對新款研學遊學項目的鄙視鏈:

南北極研學>歐美研學>日韓東南亞研學>國內各地研學>本市研學

家長群里的反應是這樣的:

家長A:

感覺這個太空夏令營不錯啊,內容豐富,去北京,價格也合適,有寶媽想要參加嗎?可以一起報名,孩子出去也有個伴,省得暑假窩在家裡看電視。

家長B:

我們報了美國NASA的太空營了,是全英語浸潤式學習……

家長C:

我家兒子鬧著要去北極營,費用雖然有點高,大概10萬左右,但能跟著專家去北極考察體驗,拓寬孩子視野,還是很值得,正準備給他報名呢。

2

我嚴重懷疑,要是沒有廣大中國老母親,國內外很多親子酒店怕是要倒閉的,與此同時航空鐵路高速公路以及國內外各大景區大概也完不成暑期KPI。

話說去年夏天的英國就徹底被參加夏令營、遊學團的中國娃「攻陷」了。走到哪,都是中國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8月的大英博物館,圖片來自愛爾蘭劉懿

英國媒體是這樣描述的:

暑假的每天早上11點,劍橋中心地帶King’s Parade就已經人滿為患,從一輛又一輛旅行大巴上走下來許多穿著統一服裝的中國學生,在舉著牌子的各色旅遊路線賣家中穿梭。

圖片來源於英國衛報

因為徐志摩一首《再別康橋》而出名的劍河,在我心目中應是如詩中描述的美好「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如今,硬是劃出了端午節龍舟的陣勢.....

圖片來源於英國衛報

由於來劍橋漫溯的中國娃太多,一度搞得劍河上的固定運力都不夠,出現了違章拉客的船隻,當地政府不得不明令禁止在劍橋市中心為劍河泛舟拉客,違者罰款75英鎊。

看得出來,在「站上暑假鄙視鏈頂端」這件事上,我們中國家長是認真的。

只不過滿心歡喜等待一口純正牛津音的娃載譽而歸,回來卻可能發現這娃除了yes or no,還是連個整句都蹦不出來。世界TOP 10名校里買來的紀念品還在書桌上閃著光,娃的學習動力卻一如既往地低迷。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對掙扎在鄙視鏈里的家長來說,只要花錢把娃送出國,就是一個贏在了起跑線上的暑假。

心存疑惑的我也曾與一業內友人探討,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你追我趕的教育盛況?

這位仁兄語重心長地跟我講了一段話:

世上本沒有跑道,跑的人多了便有了跑道。

只要你想著不能讓娃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就會有人給你規劃出無數條跑道。

3

是不是花錢就能贏在起跑線上呢?

不,花錢不僅能讓你贏在起跑線上,還能讓你掉進坑裡。

知乎上一朋友曾負責接待來史丹福參觀的國內中小學生團,講述了他熟悉的奇葩遊學坑。

比如史丹福有個規定,要求旅遊大巴購買校園停車許可,年費大概是一千刀左右。很多遊學團中介為了省錢,沒買停車許可,又怕無證停車罰款,就把車停在校外,讓學生沿著棕櫚大道走去校園,一來一回就是40分鐘。

因為參觀時間被壓縮,說好的教堂、胡佛塔,基本就是隨便轉一下,反正學生們也無精打采,參觀的時候都懶得聽介紹,上午去金門大橋,中午伯克利,下午史丹福,早累癱掉了。

最後大家都走不動了,逛完main quad後就到附近噴泉處猛拍照發朋友圈。

又比如家長最喜聞樂見的環節:「零距離體驗史丹福課堂」。

往往是課上到一半,突然兩個老師帶一群中國學生湧進教室,各自找空位坐下,沒給任課老師作出任何解釋,但也很安靜,不擾亂課堂秩序。

在尷尬的氣氛中,任課老師繼續講課。

但其實沒有相關學習基礎和語言基礎,基本不可能聽懂老師講的內容。因為聽不懂,很多中國學生體驗五分鐘後就開始走神、玩手機,這樣僵硬地坐了大概一小時後,就在兩個老師的帶領下,起身離開教室。

可以想像,這樣的體驗有什麼用,娃是能學習課程內容,還是可以參與課程討論?

除此之外,機票住宿也是大坑。

很多機構都會按正常機票價格報給家長,但預訂時都是轉機的經濟航班。住宿費更是誇張,法制日報曾報道,16年到多倫多大學的遊學團費用,僅住宿一項高達4周5000美元,但該校學生住校費用僅為每月680美元,中介在每個參加短期遊學的娃身上賺取了至少上萬元住宿費。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七個月的寶寶,讓你感覺已經長大的寶寶


你還在這樣給孩子洗澡嗎?醫生勸告趕緊糾正,寶寶安全家長才放心


情商低的孩子,是因為還沒看這7部紀錄片


寶寶大腦快速發育期,這些動作表現一定要有,別傻乎乎不知道!


寶寶發育敏感期之三:語言發育,了解後就知道怎麼教寶寶說話了


「我媽已經3天沒打我了」……


崔玉濤講座筆記——關於寶寶輔食各種知識的詳細總結


長身體的關鍵期不要讓孩子吃這幾類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