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32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 分鐘
「
精彩導讀
老師,您工作中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嗎?有句話叫「學生眼中無小事」,您聽過嗎?每個老師,總有那麼一句話,會讓學生記上一輩子!
」
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候老師的一句「你真聰明!」「你真棒!」「你很有智慧!」「你做得真好!」學生都會被贊得心花怒放,喜上眉梢;老師的一句不經意的「唉!」「笨死了!」「還不明白!」.....一個不肯定的眼神都給學生很大的打擊。
學生的心靈是那麼的簡單純粹,在他們眼中,老師的一舉一動都無比重要。
對於進入學校的學生們,聯繫最為緊密的就是老師,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或許遠遠超過老師自己的想像,而有時這種影響也讓老師們感覺到「鴨梨山大」:現在的學生怎麼這麼「敏感多思」,自己好像沒說什麼啊,怎麼學生就忽然反常了?
老師,您工作中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嗎?有句話叫「學生眼中無小事」,您聽過嗎?
每個老師,總有那麼一句話,會讓學生記上一輩子!
1
學生到底有多心細?老師您知道嗎?
您忽略的表揚,學生已深記於心
知名教育專家李鎮西的教育經歷中,就曾因為忽略對一位學生的表揚,讓學生耿耿於懷了20多年。
初三開學的第一天,李老師在班上表揚很多男同學長高了,但是卻沒表揚在一個暑假就長了七厘米的趙剛,趙剛當時因為這個氣了很久!
20多年後,師生倆再度重逢,談起往事,李老師覺得不可思議。當時李老師很不解,「當時是隨便點了幾個同學表揚,這事都要生氣,也太小氣了嘛!這哪值得生氣呢?」
但李老師後來一想,當時趙剛還是個小男孩,一個暑假長了這麼多,當然希望老師能夠知道並表揚他。而李老師卻忽略了這一點。
李老師認為這件事至少說明兩點:
首先,報名那天沒有仔細觀察趙剛;其次,在表揚其他男生的時候,沒有覺察到趙剛臉上渴望的表情。」所以,對學生來說,老師的表揚是最積極的肯定。
您隨口的承諾,學生當了真
老師們是否曾經隨口對學生們許過承諾?那您是否也兌現了呢?
某小學老師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一次,因為丟了一隻手套,班裡一個孩子號啕大哭。這位老師急忙勸慰他:「別哭了,上課後老師給你找找。」也許是出於威嚴,也許出於信任,那孩子立馬停止了哭泣。
但忙於上課,老師疏忽了對這位孩子的承諾。接下來的幾天他一直悶悶不樂,老師從其他學生那了解到,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兌現為他找手套的承諾!老師這才想起之前許下的「承諾」,於是買了一副一模一樣的手套給他,孩子的小臉立馬雨過天晴。
在這裡也要提醒老師,學生們會對老師的話格外放在心上,對「許諾」更是如此,所以千萬不要稍不留神成為「失信」的老師哦!
您眼中的小事,是學生眼中的「了不起」
「老師,我撿到一塊橡皮......」
「問問是誰的?」
「沒人要。」
「先放在抽屜里。」
「老師,我撿到一隻鉛筆。」
……
「放到抽屜里」
這段老師與學生的對話是一位老師在博客日誌中寫的印象深刻的小事兒。
老師後來整理抽屜時,已經「積攢」了好多無人問津的鉛筆、橡皮、尺子。
學生小A見了說:「老師,這枝鉛筆是我撿的!」看到他臉上滿滿的自豪感,這位老師為之一震,這麼久的事情他還記得很清楚。
其實,一枝鉛筆、一塊橡皮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孩子們都會記得很清楚,作為老師更要大力表揚他們拾金不昧的行為。
試想,學生撿到什麼東西,老師們視而不見或一語帶過,那誰撿到東西還會上交呢?「拾金不昧」的精神也將會埋沒在孩童階段了。
2
學生如此心細,老師倍感「鴨梨」
慎言慎行,老師被上了緊箍咒?
在2010年,濟南市就出台了《濟南教師禁言禁行、勵言勵行100條》(以下簡稱《100條》),對老師們的「禁言禁行」和「勵言勵行」都做出了明確規定,諸如「你真笨!沒見過像你這麼笨的學生」「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呢?」等話都是不允許說的。
家長們認為《100條》能有效約束老師的一些過分言行,從而有利於規範他們的言行舉止。
但是部分持異議者認為,這是給老師套上了「緊箍咒」,讓老師在教育學生時變得縮手縮腳。
一位從教20多年的老教師說:「老師是個良心活,每一個老師從心裡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好,現在弄了這些具體的條條框框,好像老師都有問題一樣。」甚至有些年輕老師為了避免觸犯這些規定,管理學生時縮手縮腳或者乾脆放任自流,這從長遠看是不利於學生成長的。
也有家長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市民孫先生的兒子的班裡就有一個小霸王,不僅欺負同學,前兩天還指著政治老師的鼻子罵,氣得老師都沒有上課。「如果老師都對他和顏悅色的,他不更無法無天,其他同學不更受他欺負?」孫先生認為老師還是應該在保證公平、無私心的基礎上厲害一點。
當個老師不容易,同樣需要被體諒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指責。一位幼兒園孩子家長吐露心聲說:「任何事情,無論是好,還是不好,都要辨證地一分為二來看。」
她說:「如果我們是幼兒園的老師,一個人要照顧十個孩子,從早到晚管他們衣事住行,付出的辛苦和勞累不被理解,還經常被一些家長指責和抱怨,那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
老師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生活壓力、工作能力限制等。他們不僅擔任教學任務,還得關注幾十個孩子甚至上百個孩子的身心健康,又有誰能保證個個都照顧到呢?家長也要站在理性客觀的角度多體諒老師的難處。
當然,老師身上承擔的遠遠不僅是一份薪水帶來的責任,教育水平、同理心可能會換來一個學生甚至很多學生乃至一個民族的美好未來。
3
學生如此心細,老師們到底該怎麼做?
歸根結底,老師是學生最愛戴的人,關心、呵護學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那麼,面對一群「如此心細」的學生,老師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教育要有「兒童視角」,永葆一顆童心
知名教育專家李鎮西提倡教育要有「兒童視角」。李老師的理解是: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大腦去思考,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