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是胃癌大國,約每1分鐘,就有1人確診為胃癌。不到2分鐘,就有1人因胃癌離世!
胃癌因其發病隱匿,就像反酸、胃痛等,讓不少人都以為是小胃病,加上不少人都不習慣做胃鏡,因此,胃癌的檢出率很小,往往一發現就已是晚期。
很多人會疑惑,胃癌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其實,胃癌屬於消化道腫瘤,大多跟"吃"離不開關係。
26歲的小冰面容消瘦,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距離她確診胃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是最近小冰的病情突然惡化了起來,就連進食也很費力氣。
醫生想起三個月前,小冰手捂著肚子前來醫院就診,她勉勉強強吐出幾個字:胃疼、黑便、消瘦,緊接著醫生觸摸了小冰的腹部,能明顯摸到腫塊的痕跡,醫生預感不好,趕緊讓小冰進行檢查,結果竟真的是胃癌,且已到了晚期。
如此年輕的女子,不抽菸也不喝酒,怎麼會患上胃癌呢?
原來,小冰平時很愛吃,由於怎樣都干吃不胖,所以小冰對美食也總是來者不拒,在眾多的美食中,小冰最常吃的,還要屬麻辣燙。
雖然吃完麻辣燙之後自己會腹痛腹瀉,但是小冰也毫不在意,這樣就當減肥了,甚至小冰還拿麻辣燙來當飯吃。
就這樣,小冰的體重也日漸消瘦起來,一次,小冰在吃完麻辣燙後,胃痛的不行,這才趕緊跑去醫院進行就診。
沒想到這一查出來就已是晚期,沒了手術餘地了,小冰悔不當初。
醫生聽後也不禁嘆氣:麻辣燙這東西怎能當"飯"吃!
麻辣燙因其口感辛辣、味道刺激,深受不少人的喜愛,但是,麻辣燙卻非常容易引起胃癌:
首先,麻辣燙太過於辛辣刺激,太多的辣椒素會劇烈刺激胃腸粘膜,使其高度充血,引起胃痛、腹瀉等;
其次,麻辣燙還很燙,研究表明,長期吃燙食的人發生胃癌危險性是普通人群的4.22倍,這是因為高溫食物會損傷胃黏膜,如果胃黏膜反覆損傷,就會誘發癌變;
最後,麻辣燙口味很重,多因商家在底湯中加了很多添加劑,甚至還會用福馬林泡製,在煮久的湯中,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形成,長期進食,就可誘發多種癌變,包括胃癌、腸癌等疾病。
提醒:常吃這三種"食物"的人,最好去查查胃鏡!
1、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它不僅可促進食慾,同時也會增加胃的損傷。
因為菜在腌制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而胃中的物質與硝酸鹽結合,生成亞硝胺類致癌物,加速胃癌的發生幾率。
2、蕨菜
蕨菜因其中含有一種叫"原蕨苷"的致癌成分,食用過量會導致死亡,而且烹煮不當或人長期吃蕨菜,胃癌、食道癌等發病率也容易提高,進一步研究發現它在蕨菜的幼芽中含量更高。
因此,吃蕨菜最好是多次水洗,再用開水燙熟,就能把它大部分原蕨苷去除。
3、發霉變質的水果
不少人節儉,很多水果即使爛了一點,也不捨得扔掉,其實,這類水果的危害性很大。
主要生長在水果上的展青黴素,尤其是蘋果、山楂、梨等,會引起動物的胃腸道功能紊亂,腎臟等各種器官的水腫等病症。
並且展青黴素與細胞膜的結合是不可逆的過程,一旦長期攝入,就會對細胞造成損傷,嚴重可致癌!
一、"溫"
多喝溫水有助於暖胃止痛,還可以幫助消化食物,最好加點養胃的小植物,這樣功效更佳。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人體的胃粘膜是非常脆弱的,飲食刺激,胃腸道老化等都會造成胃粘膜受損。
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溫胃養胃的食物,改善腸胃功能,以達到養胃保健的作用。
二、"定"
胃是個有規律的器官,平時吃飯最好三餐定時:
胃經在辰時當令,也就是在早晨的7-9點之間。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吃早餐最好。
午餐最好在在未時之前(中午1點之前)食用,因為未時是小腸經當令,對小腸具有一定的養護功效。
而晚餐,儘量要保持在酉時(傍晚5-7點)左右進食完,不宜太晚,否則會出現"胃不和則臥不安"的現象。
三、"笑"
情緒與胃病的關係非常密切,人在生氣時,會有一種"氣到胃疼"的感覺。
因為人在憤怒、緊張、焦慮的時候,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會增加,胃黏膜充血腫脹,活動亢進,胃酸分泌增強,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胃潰瘍,導致胃損傷。
因此,日常保持穩定的情緒,不大喜大悲,也是養胃的基礎。
四、"查"
預防胃癌,篩查胃病是基礎,尤其是胃鏡檢查,能夠發現胃部是否癌變。
生活中,就像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腸上皮化生等疾病,都是胃癌的前身,屬於癌前疾病,一旦患上,就一定要定期完善胃鏡,檢查有無癌變的跡象,以提前預防胃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