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召開的全國漁船漁港綜合管理改革現場會議指出,漁港是今後漁業管理的主戰場。要充分發揮漁港在漁業資源管理、安全監管、產業興旺和漁區振興中的特殊關鍵作用,推動漁港漁村振興。
廣東省沿海現有各類漁港136座,在完善漁港管理體制,加快推進漁港信息化管理建設,加強漁港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一些地方還將漁港建設與濱海旅遊相結合,打造了特色漁港、美麗漁村、特色漁鄉小鎮。在經過各地自願推薦、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工作組評審、結果公示等環節,最終評選出了「廣東十佳最美漁港」。本刊記者通過實地走訪,對漁港建設和管理、漁民與漁港的故事等進行深入挖掘,充分展示「十佳最美漁港」在漁村振興建設中的風采。
│ 閘 坡 漁 港 │
現代漁港建設的樣本
在廣東省西南沿海,距離陽江市區48公里的海陵島上,有一座美麗的漁港,它的名字叫做閘坡漁港。據聞,閘坡漁港起源於清朝,三面環山、港池寬闊,是首批六大國家級中心漁港之一,水產品年交易量達10萬噸。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林舉聲剛從碼頭施工基地趕回來。他告訴記者,正在進行的閘坡現代漁港建設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完工,而這次大型工程將為閘坡漁港帶來一番全新氣象,是一種飛躍式的進步。
三次重要的建設期
閘坡漁港歷史悠久,孕育著底蘊深厚的漁業文明,素有「廣東魚倉」的稱號。「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閘坡漁港非常興旺,是海洋捕撈業的一面紅旗,發展勢頭很猛。」林舉聲向記者講述閘坡漁港的前世今生。
過去,閘坡漁港的漁業生產由專門的生產大隊進行管理,漁獲豐富、漁民富裕,是廣東省眾多漁港中最為亮眼的一個,水產品生產量名列榜首。改革開放後,漁船管理體制由公有變為私有,伴隨著生產資料的漲價和海洋漁業資源的減少,閘坡漁業經濟發展放緩。
歷史上,閘坡漁港經歷了三次重要的建設期。林舉聲介紹說,第一次是1994年,閘坡漁港將不適宜停泊的部分淺水海域填海造地,建造了約400米的重力式碼頭以及環港道路,「雖然港池的面積減少了,但漁港停泊條件卻大大加強,後方有更寬闊的道路保證漁港的物資運輸供應」。第二次是2002年,當時閘坡漁港被原農業部定為首批六大國家級中心漁港之一,中心漁港建設隨即拉開序幕。項目建設的資金由中央和省按照1:1的比列配套,共4300萬,項目期長達8年,建設了300米的高樁碼頭、浚深了航道、加固了防波堤等。「中心漁港工程竣工後,漁港有效利用率、負載能力、通航能力、避風能力等得到較大的加強。」第三次是從2016年起,啟動閘坡現代漁港建設項目。「目前項目還在建設中,竣工驗收後,閘坡漁港的基礎設施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海洋伏季休漁期。記者見到,閘坡漁港里整齊有序停靠著兩排漁船,分別是前排的小型休閒漁船和後排的大型捕撈漁船。林舉聲坦言,漁港里的大型捕撈漁船大多都是外地的,隨著轉產轉業工作的持續推進,漁民上岸越來越普遍,閘坡本地基本沒有大的捕撈船了。「閘坡漁港登記在冊的本地漁船以小的輔助船為主,僅有幾十艘。」林舉聲補充道,外地漁船均以「公司 農戶」的形式進行經營,一些私人老闆投資建造了大型捕撈漁船後,招募外地漁民,集中在閘坡漁港進行交易和補給等活動。
水淺地少淤泥厚制約發展
據了解,閘坡漁港是群眾性漁港,目前還沒確權,按照行業模式管理,由海陵區海洋與漁業局負責漁船管理及漁業生產,其下屬事業單位閘坡漁港管護中心負責漁港建設維護、水產品市場交易稅代收、港池衛生工作。在長年的管理工作當中,林舉聲表示,閘坡漁港雖然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但經過多年的生產利用,各種問題逐漸顯露。
林舉聲指出,閘坡漁港的平均水深只有2米。這意味著什麼?「突出表現為泊位緊缺。」在閘坡漁港長達2.4公里的岸線上,僅有30個深水泊位。然而,這30個泊位需要為每天幾百艘次前來交易的船提供停泊服務。「經常有漁船為了爭奪泊位而產生糾紛。」
此外,閘坡漁港後方陸域範圍非常小,可用於漁業補給、配套的工廠很少。記者沿著漁港碼頭向前走,發現沿岸雖建有水產品加工、漁船維修、商業補給等廠房,但其工作設備大多是傳統的塑料、木板等材料,機械化程度低。「這裡經營冷藏製冰的商家都只能租用民房作廠房,漁船維修廠只有5間,不僅數量不足,還存在技術落後、條件簡陋等問題。」
一系列的歷史遺留,為漁業生產經營主體帶來不少難題。近年來,這些問題更逐漸蔓延。海陵島作為5A景區,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旅遊度假。當遊客走進閘坡漁港消費體驗時,他們便會真切感受到何為臭氣熏天。「以前港池沒有疏浚,淤泥沉積嚴重,退潮時經常會散發出一種惡臭,對閘坡漁港的整體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打造「高大上」的現代漁港
2016年,閘坡現代漁港建設項目正式立項,總投資2.25億元,其中省財政補助1.8億元。林舉聲介紹,圍繞提升閘坡漁港的整體功能,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擴建南北防波堤、新建高樁碼頭和重力式碼頭、洲仔峽改堤建橋、浚深港池80萬平方米、建設一批休閒漁業旅遊設施等。
站在剛建成的高樁碼頭上,記者看到的是乾淨整潔的混凝土平地。「工程開始之前,這裡還是一片淤泥和亂石,別說漁船,連人都站不住。」據了解,新建的高樁碼頭總長720米,能為閘坡漁港新增70個泊位,進一步擴大承載能力。
雖然是雨天,高樁碼頭旁邊的空地上,挖掘機、大吊臂不停運作,工人們正在忙碌作業。不久後,這裡將建成一棟6層高的水產品交易市場。林舉聲透露,這是項目的一個亮點內容,通過PPP模式引入外資建設一座面積達四萬平方米的室內水產品交易市場,將成為粵西甚至華南地區重要的水產品集散地。投資方將擁有15年的使用期,到期後交還漁業主管部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