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有給故去的親人燒紙的傳統,每當清明節、忌日或者七月十五中元節,總是有很多人燒一堆紙表達自己的哀思之情。
其實通過實修這些都是可以現證的,達到一定境界的菩薩都能如實觀照到。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並未親自驗證卻也深信不疑的事情,比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大家都相信有空氣。科學家告訴我們空氣裡面成分是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我們也信了。
佛菩薩告訴我們的東西,為什麼就不能相信呢?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們都相信是存在的。
放長遠一點看,昨天就是我們的前世,過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今天就是我們的今生,正在發生,還可以把握;明天就是我們的來世,境況怎樣全看今天的積累。
六道輪迴也是這個道理,看不見,但真是存在。眾生無始劫中都在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中輪轉不息。有些可以通過神力託夢,但是託夢的未必都是親人,也有具神通的鬼神變換親人形象託夢的。
說完佛教的理論,我們再來說一說中國傳統的理解。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死為鬼,鬼死為聻」的說法,中國傳統認為,人死了以後就變鬼了,其實這個鬼亦稱「歸」,有歸宿的含義。
人死之後,他的信息並沒有完全消失,生前言論、所作所為等的影響,以及人們對他的喜惡等情感還在。生人可以感應亡人的這些信息,因此「鬼」因感應而生。
平時做夢,夢到的一定是跟自己有關聯的人,陌生人從來不會出現在自己夢中,哪怕是偶爾出現不認識的人,那麼這個人也一定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關於他的映射。
隋末唐初官吏唐臨寫的《冥報記》中的相關記載,道世大師在編纂《法苑珠林》時曾引用:「初文本將設食,仁茜請有金帛以贈之。文本問:『是何等物?』茜云:『鬼所用物,皆與人異,唯黃金及絹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黃色塗大錫作金,以紙為絹帛,最為貴上。』文本如言作之。」
這段文字說的是鬼所用的東西都與人不同,唯有黃金和絹帛是通用的,但是真的反而不如假的。用黃色錫紙代表金,紙代表絹帛,這種最好。
這段文字,印光大師也讀過,印祖認為,燒錫箔這事,雖然不是佛教中出來的,但是來源久遠,古人雖然不知道來源,但是這個合於天理人情。所以不妨保留,沒必要完全廢除。
一味的阻止,說其是封建迷信,並非是明智之舉。在隨順之餘引導其學佛修行,這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來源: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