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這部電影流連於各大電影節,大受好評,但它就是遲遲不進院線,搞得影迷們到處跪求資源,只求一瞥全貌...
2018年,它終於在美國公映:《賽馬皮特》
美國,俄勒岡州。
15歲的查理正在開快遞,裡面是兩個橄欖球員的模型。
自己喜歡打橄欖球,這件事沒人知道,也沒人過問。
查理沒上學,沒朋友,沒工作,老媽離家出走,老爸性伴侶從未間斷,有時候,為了營造二人世界,老爸會將查理趕出家裡,短則幾天,多則幾個星期。
此時,在另一間屋子裡,老爸正在和女友啪啪啪,把床弄得特別響。
查理會選擇跑步,從破敗的家裡,跑過無人的街道,跑過喧鬧的工廠,跑過雜草叢生的馬路...
回到家裡,查理覺得自己是個客人,面對老爸的新女友,他小心地問:我能喝杯水嗎?
百無聊賴之下,查理找了一份零工:在馬棚打掃衛生。
皮特,是一匹用於比賽的馬,雖然為主人賺了不少錢,但因為身體每況愈下,被主人評為:垃圾。
查理覺得皮特很像自己:沒人關心,沒人在意。
一個人,一匹馬,在這小小的馬棚相遇了。
《賽馬皮特》豆瓣7.7分,IMDB7.4分,根據威利·瓦倫丁的同名小說改編。
據說,由於導演安德魯·海格是英國人,作者並不想將改編權給他,因為小說中描寫的都是美國中西部的場景,作者覺得英國人對這裡一無所知,指不定會被拍成什麼鬼樣子。
但安德魯為了拿到改編權,去美國中西部生活了三個多月。最終用誠意打動作者,拿到改編權。
《賽馬皮特》的故事並不複雜,但男主角查理·拉普默卻給出了極其出色的表演。
查理·拉普默其貌不揚,眼神看起來還有些呆滯,許多人看到查理·拉普默後,都大呼:完蛋,這部電影要崩了。
出人意料,這個年僅19歲的少年居然挑起了大梁。
在電影中,查理有許多獨角戲,沒有對白,而是內斂的情緒的流動,一個16歲少年的天真、壓抑、憤怒、疏離,被他詮釋得令人信服。
2017年,查理·拉普默憑藉《賽馬皮特》,獲得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新人演員獎。
這部《賽馬皮特》是典型的反治癒,反高潮的電影。
查理的父親因為上了人家的老婆,對方找上門來,把他打得住進醫院,最後死在醫院。
另一邊,皮特卻因為腿腳受傷,無法再上場比賽,主人準備將它買到墨西哥宰殺。
查理決定把皮特偷出來,去投靠遠在懷俄明州的姨媽。一人,一馬,就這樣走上了尋親的道路。
觀眾還特意統計過,從俄勒岡州到懷俄明州,全程1818公里,如果一刻不停地走,也要走上375個小時。
這幾百個小時里,查理和皮特需要穿過樹林,趟過小溪,穿越沙漠,他們互相照顧,彼此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