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作者:CUP       2019-06-22 06:39:07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電影導演彭小蓮去世,還是帶來給人一種震驚。

它告訴我們第五代導演已經到了退出銀幕的時代了。

其實,在彭小蓮的電影學院的78級同學中,已經有好幾位導演離開人世。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第五代的開山人物張軍釗於2018年6月9日去世,終年66歲。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第五代中最具主旋律電影拍攝氣質的何群於2016年12月31日去世,年61歲。他執導的《烈火金剛》至今看來仍是戰爭影片中具有火爆視覺效果與英雄氣質混和的經典影片,在這部電影之後,中國電影再也不見了這部電影里最為突出存在的酣暢淋漓的英雄質素。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2016年7月24日,第五代導演白宏去世,終年65歲。正如「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相似的原理,分配到峨嵋電影製片廠的白宏在一系列當年峨影廠冷靜、嚴峻而手法嫻熟的娛樂片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名聲,而峨影廠也因為在娛樂片大潮中獲得了一位堅守的熱土,而受到電影界的矚目,當年在峨影廠崛起且擔任導演的韓三平能從西北進軍北京,成為中國電影界的炙手可熱的一個人物,不能不與峨影廠當年在娛樂影片中的成功定位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彭小蓮身上的標籤則是烙印著上影廠的深刻符碼。

當年78屆的電影學院畢業生分到上影的有三位,分別是張建亞,江海洋與彭小蓮。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人,能從他們的同學中脫穎而出,分到上影,不能不看到他們身上擁有的特殊的背景。

他們的那些沒有背景的同學,顯然沒有這三個榮歸上影廠的同學們那麼幸運。像張藝謀這樣的同窗同學,不得不繞道到邊遠地區的電影廠,在那裡開始他們農村包圍城市的電影進程,而實際上,後來恰恰是張藝謀這樣的沒有硬正後台的同學,成功地攻下了中國電影界笑傲一時的上影廠,而先他們安然進駐上影的同期同學,並沒有把他們的得意笑到最後。

我們先來看看彭小蓮及另外兩個校友的不能小覷的身份。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張建亞在文革期間被招進了上影劇團,在《歡騰的小涼河》中扮演一個「走資派」的角色,在影片中,扮演他的妻子的是大名鼎鼎的潘虹。他的父親曾經派駐日內瓦,家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日後他殺回上影,看起來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江海洋的父親是上海電影局的副局長,其父親江浚是一名電影演員,曾經在《聶耳》中扮演地下工作負責人。他分配到上影后,身上的人脈資源發揮了顯而易見的作用。

而彭小蓮,她的父親是彭柏山,曾經在解放初期擔任過上海市委宣傳部長,後來受到胡風事件牽連,英年早逝,彭小蓮基本是在沒有父親關愛之下的環境里成長的,但她從電影學院畢業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平反,回到上海的障礙基本已經消逝。

可以說,1986年的中國電影界基本是上影的天下,但這一年發生的不可思議的幾起事件累積在一起,卻鑿沉了上影這條船。

這一年最標新立異的事件,就是朱大可發起的對上影廠的攻擊。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朱大可

沒有想到上影廠如此不堪一擊,或許朱大可也點中了上影廠的死穴。但朱大可的不厚道的地方,是日後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意氣用事,一直死死地抓住謝晉在文革期間拍攝過一些順應時勢的電影,稱謝晉為四人幫電影的御用人物,便顯得氣量不足。

這一年謝晉完成了他的最後的絕響《芙蓉鎮》,也讓謝晉模式不打自招地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範本。

上海當時的電影界寨主吳貽弓絕地反擊,掀起了保衛上影廠的悲壯一幕,他與吳天明為首的西影廠形同「東邪西毒」,隔空展開了上影風格與西部風格的較量。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吳貽弓

從表面上看,上影廠似乎穩操勝券,吳貽弓似乎也能佯裝出「她在叢中笑」的自豪,他拿出的證據,是上影廠的電影受到觀眾的歡迎程度,要遠超過吳天明在西部鼓勵出來的《黃土地》《盜馬賊》之流,顯然,吳貽弓在這一刻扮演起了維護傳統的保守力量,而在八十年代,對舊的傳統的摧枯拉朽的突破,成為時代不可扼止的潮流,上影廠儘管不斷地自我宣布自己的模式金槍不倒,但是眼看著張藝謀之流氣勢洶洶地以「農村包圍城市」展開他們的發跡之路,躍上了國際影壇,又憑著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中的「開放」這一半壁江山,重新殺回國內影壇,上影廠的四平八穩的傳統的「影戲模式」便毫無招架之力。隨後娛樂片大潮鋪天蓋地,玉石俱焚,中國電影的原有基座土崩瓦解,再看看一片混沌之後,上影廠已經風光不早,換了人間。

彭小蓮基本就在上影廠這一場悄無聲息的落寞之中,走著自己基本與上影廠同步的創作路徑。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意味著第五代導演中的上海一脈悲情告別

彭小蓮早期執導的

早期,她像是上影廠的乖乖女,合轍押韻地按照上影廠的「傳統影戲」風格,拍攝了她的早期幾部影片,在上影風格遭到現實與理論的雙重狙擊之後,她也曾經離開過上影,但是後來還是回來了,繼續沿襲著上影的傳統風格,拍攝一系列事關上海的影片,如上海三部曲,但是,她的電影最大的弱點,就是包含著上影廠後來衰敗的那麼一種淺顯與乏味。

謝晉能把一個大路化的主題,用他的「傳統影戲」的曲折回還風格,強化其中的戲劇成份,再加上謝晉在影像還原上力求逼真性的美感營造,使得謝晉電影無論在情節的進展上還是在畫面的美感上都能達到一種同頻共振的效果,讓謝晉電影基本能夠滿足觀眾心理上與視覺上的雙重享受。

但是,其他的上影導演並不一定具備謝晉這樣的能力。他們缺乏謝晉的那一種深刻而又帶有溫柔敦厚的力量,又不會像謝晉那樣提供一幅逼真而豐厚的畫面,所以,上影的風格後繼無人,斷了它的發展脈線。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八卦小則:王麗坤、楊冪、張藝興、歌手Z、楊超越、女星J


圈黍說,娜扎人緣差?霍思燕徹底洗白?


圈圈聚焦:張藝興、于小彤、baby吳謹言、宋祖兒、火箭少女


劉雯成名輕鬆?運氣好都是騙人的,老娘才是不一樣的煙火


某女星愛說謊?某女星背後有人捧?某小生敬業?女星被經紀人綠了


小八卦:熱巴、楊子珊、吳亦凡、李佳航、劉昊然、吳世勛、郭采潔


最奇葩經紀人?帶黃曉明被罵油膩,帶趙麗穎被罵村姑,他更慘


道歉還敢笑!阿翔不甩公司「脫稿演出」說出真心話 公司傻眼「決定拿出家規」讓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