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樂隊的夏天》,有個梗快要笑到暈了,旅行團樂隊說起張亞東對樂器的執迷,瘋狂後買的數量和他的情人一樣——真的,非常的多!
這個話脫口而出後,全場都要笑炸了。
話說回來,雖然這個比喻讓張亞東頭大,但是並沒有說錯。雖然已經50歲,但依然面帶小羞澀,黑白混雜的發色都沒泯滅他眼睛裡的少年感。比起曾經大家認為的「女星獵手」諸如劉鑾雄梟雄霸氣,真正迷倒萬千文藝范女明星的他卻看不出風流的痕跡。
就是這樣一個男生,讓殿堂級的美人兒都紛紛深陷情網。Emmm,張亞東才是被隱藏的寶藏男孩。
「臨時工」的逆轉
張亞東的母親是晉劇演員,在他的老家大同市天鎮縣,這個職業不是主流的。但是有些基因就是與生俱來,張亞東不是好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都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但是從小在劇團里的揚琴、二胡都是他的好朋友,練琴、畫畫都是他的日常,也決定了他內斂的性格,甚至到後來很久的時間裡,他演出時都不敢看觀眾。(這個也決定了他的異性緣很好,後面細說)
讀書是真的行不通,張亞東媽媽也看準了兒子的表演天賦,從小帶著他投石問路的尋找出路。13歲,他進入大同歌舞團,身份是臨時工,只有演出時才有很少的一些收入。也因為在歌舞團里,張亞東自彈自唱《愛你在心口難開》等歌曲讓前輩演員們發覺了他的能力。
那年的張亞東志不在大同,大同歌舞團的王燕老師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張亞東看到其有歌手丁武的名片而興奮得眼神發光。
和臨時工身份告別,張亞東也從大同歌舞團去了大同市礦務局文工團,而需要妥協的是他必須以舞蹈演員的身份才能被招聘。當年能夠玩轉各種樂器,張亞東卻不得不在舞台上跳著彆扭的舞蹈,以至於如今他都甚少提及這段過往。
張亞東很多次都對媒體直言從自己賺生活費的那一刻開始,他就認定自己從小男孩變成了男人。但是成年人的世界不缺無奈,除開要跳舞還有拮据的生活。張亞東大同的舊同事回憶他的工資總花不到下半個月,因為喝酒、長期飲食不規律加熬夜患上了十二指腸潰瘍,這也導致了他至今都很消瘦。
舞蹈生涯持續了四年之後,1992年,每天熬夜玩音樂的張亞東向同事們借足了路費背著行囊到了北京。那時他甘願在綠皮火車上站一宿,只為到王府井買一盤羅大佑《之乎者也》磁帶的夢想都市。
囊腫羞澀,前路迷惘的張亞東懷揣夢想住進了地下室,一天只吃兩頓飯,最冷的時候只能靠電燈泡取暖。當年的他背後還有第一任妻子以及家人的不理解,無奈之下,他選擇了離婚,只是期待有一天能有一盤磁帶封面上有自己的名字。
從竇唯到王菲
1992年,竇唯離開「做夢樂隊」,開始獨立的個人發展,發行原本樂隊的作品合輯《黑夢》,並蓄勢開始製作他1995年被認為轉型標誌的專輯《艷陽天》。這個過程里,竇唯認識了等待機會的張亞東,他當年的演出時,張亞東以樂手身份開始默默顯露。
(源自於張亞東《新周刊》剖白)
張亞東在竇唯的鼓勵下,第一次在錄音棚里自己演奏吉他,有了自信。而當年的竇唯還引薦他認識了女友王菲,並為其製作了單曲《飄》(收錄在1994年《討好自己》的專輯)。
竇唯、張亞東就此成為王菲音樂版圖上不可或缺的拍檔,三人攜手打造專輯《浮躁》不僅被認為是竇唯與王菲愛情的紀念,也讓王菲從甜歌路線徹底擺脫,這張專輯至今貴為經典。
竇唯是張亞東的貴人,而王菲是他生命里的奇蹟,他們原本是嫂子和「准姑爺」的關係,但神奇的是竇唯和王菲走到終點,張亞東也沒能和竇穎把愛情走到底。但他和王菲卻依然還是最親密的合作者。
王菲和竇唯離婚時,比起那英高歌「願賭服輸」,張亞東的作品讓她輕吟「我只愛陌生人」更觸動心靈。
王菲從1995年後的每一張專輯都有張亞東的出現,他的編曲讓王菲有種站在天上唱人間的空靈感。不少歌迷篤定王菲可以沒有愛情,但不能沒有林夕和張亞東。兩人一個負責歌詞的幽婉又一針見血,一個把關編曲的靈動縹緲,都是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