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小手,即可關注。
我家孩子兩歲多時,他特別喜歡小朋友。路上見到小姐姐,就跑過去,攔著小姐姐說「你好」,小姐姐繞過去不理他,他在後面還大聲喊「你好」。
不僅如此,他對小朋友都很自來熟。
小區健身器材旁,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我家孩子經常要來這裡找小朋友玩,他見到誰都說「你好」,小朋友卻沒有幾個理他的。但是,這沒有打擊到他,他見到小朋友照舊說「你好」。
2歲左右時,孩子會想跟別的小朋友有聯結,也就是我們說的有社交需求了。有的小朋友能很快和人聯結,尤其是家裡有哥哥姐姐的小朋友,他們能很快找到和其他孩子相處方法。但是,有的小朋友想和別的孩子玩,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我家孩子就屬於後者,他想和別的小朋友玩,但是不知道怎麼加入他們。我家就一個孩子,平時是我在帶,他爸爸一周休一天,所以跟他關係親近的主要是我。
我和孩子相處兩年多,已經默契到一個動作、一個單詞,就知道他要做什麼了,可這跟別的小朋友相處不同。
所以,著急的我必須做點什麼了。
孩子不能很好的融入小朋友,我有很大責任,平時我帶孩子出門玩的時間不夠多,還有,沒有提供他和小姐姐小哥哥玩的機會。
所以,意識到問題後,我帶他出門玩,就找小朋友多的地方玩。時間不多,就只能看效率了。再就是,教了一句和小朋友玩的開場白「我們能一起玩嗎?」
有了開場白和機會,孩子和小朋友玩起來越來越熟悉,他能很快融入其中。而且慢慢地孩子有了自己相處交流方式。
現在,見到小朋友就說「我們一起玩吧。」然後,不管小朋友同不同意,他都會當作一起玩。有些小朋友雖然說不同意,可是,被他粘著甩不掉,成了你跑我追,這樣就玩在一起了。
而我呢,看別的小朋友不願意,就轉移他注意力,以阻止他找那些小朋友玩。大人的世界,會因為一兩句冰冷的話就退縮,而孩子因為突如其來的狀況沒有準備好,會拒絕別人,但是,等到熟悉了,就又接受了。如果按照大人的想法,還沒等到孩子熟悉就退縮了,哪裡還有一起玩的機會。
其實,孩子不能融入其他小朋友,最需要的是機會和時間。我們給孩子機會接觸小朋友,一次不行,就來兩次,孩子是不會輕易放棄的,總會有成功的時候。
有次他跟小朋友玩回來後,跟我說「他是我朋友」。而他所說的朋友,就是玩到了一起。
1、兩歲前
兩歲前的孩子,他們社會聯結主要集中在家人身上,比如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等,和家人的互動也比較單一,主要是需求互動。
如果要培養孩子社交禮儀,就要等到孩子兩歲左右,表現出和別人產生聯結時。比如孩子喜歡追著大一點孩子跑,會和他們自主交流,表現出要和小朋友玩的興趣等。
但是,並不是說:兩歲前的孩子就不需要參加社會活動。讓孩子多接觸小朋友,可以讓他們更好更快融入其中,一個很少接觸其他小朋友的孩子,想要加入會有困難。
2、孩子不想和別的孩子玩
也有些孩子比較特立獨行,他們有自己的樂趣,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比較喜歡自己玩。這樣的孩子沒什麼問題,只是要學會和別的小朋友合作。因為我們是群居生活,不可能完全獨立生活。
孩子小小年紀就能獨立是好的,我們不要逼著孩子必須和其他小朋友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只要不影響正常生活就是好的。
所以,如果孩子不想和別的小朋友玩,那就不玩好了,但是要會相處。
3、孩子害羞
我家孩子小時候就是害羞類型,主要是因為我帶他出門少。後來,我經常帶他出門,哪怕是不玩,從人群中路過,也是好的。現在,見到小朋友都自來熟了。
所以,如果孩子害羞,多帶他們出去走走吧,膽子是練出來的。
歡迎點贊、轉發分享,如果有收穫,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