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他:超人我來扮,天地我扛著,爸你可以休息了。
/劉譯溟
更多閱讀:薄言小鎮(BoYan2016521)
01
記憶中,爸爸的形象總是嚴肅而冷靜,讓我敬畏不已。但每當我遇到困難時,他會在第一時間迅速變身為「八爪魚」,仿佛長出三頭六臂一樣,隨時保護我,讓我變得有依靠。
那一刻,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媽媽的眼裡,父子間的情誼,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從未表達愛意,但想起來就是暖暖的:
「每次有什麼事情,都是我給他傳達」。
「兒子打電話的時候,都不好意思去接」。
父愛,就像風箏,不管你飛多高多遠,他在地上扯一扯繩,你就知道家在哪裡,你就知道:原來家裡還有人在等我啊!
如果可以,我想和他喝一杯。像個哥們一樣,嘮嘮嗑,嘮嘮男人之間的那點兒事情。
你是否還記得,已經有多少日子沒有和父親一起促膝長談,工作越來越忙,和父母溝通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
不要忙到讓身邊重要的人,都習慣了你的缺席,不能常陪伴在父母身邊,常打個電話,讓爸媽聽聽我們的聲音。
02
我們何時開始認為與父母有代溝而刻意迴避某些問題上的溝通?
很多人在朋友圈中為父母單獨分了一個組,你終於決定了有些話題不要輕易與父母開啟,有些情緒不要隨便向父母傳達,漸漸地,某種「沉默」的默契便沉澱了下來。
從一開始,我們就站在了反叛的視角看待他們的行為,在潛意識裡我們已將他們刻畫成難以溝通的「上一代人」。
他們努力地活躍在朋友圈不是刻意刷你的屏,而是在用一種與時俱進的方式延續對你本能的愛護與保護,甚至只是單純在積極嘗試走近你的世界,成為你社交圈的一份子。
這樣努力的父母不是很可愛嗎?
身邊的人都在討論父親節要送什麼禮物,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是,很多人很愛他們的父親,但卻從未與父親有過合影。
打開手機,卻連一張和父親的合影都沒有。
父親節就要來了,大聲說出你對他的愛,別只發在朋友圈!
如果有人真的調侃,你在朋友圈這麼孝順,你父母知道嗎?希望你不要把它當作諷刺,把它當作一種鞭策,你應該能夠理直氣壯地回答:當然。
03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母親節,除了商家藉此大肆營銷之外,我們還在微博中,在微信的朋友圈中看到了人們寫下的一句句令人感動的肺腑之言,看到了大家曬出的一件件用來盡孝的禮物。人們戲言,朋友圈中才是孝子最多的地方。
本來我們在某個特定節日去表達對父母的愛意或者謝意,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如果這個事情,變成了某種刻意的形式或者作秀,那就令人反感了。
然而,那怕是這種刻意的朋友圈跟風和作秀 ,你爸媽若是看見了,其實內心還是喜悅的。
和母親節一樣的,這種雞湯會在父親節過去之後,便杳無蹤影。其實,我並不排斥這種情緒的表達,畢竟這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充足的理由和新穎的方式去跟上潮流。
可笑的是,很多在朋友圈大肆表達對父母愛意的人,私底下卻十天半月不和父母打一次電話,即使兩者見面了,也是三句話就開吵,兩兩相顧無言。
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朋友圈發節日祝福成了我們的習慣,父親節,各種感人至深的父親節文案充斥著手機,這個節日屬於爸爸,你有多久沒有跟他通過電話了?有多久沒有回過家?
這個父親節,請讓行動多一些,有條件的回老家陪父親吃便飯,喝點酒,回不去的,給父親打個電話,或者在網上買點小禮物,讓他們有個驚喜,事情不大,而對於他們,卻是像擁有了天底下最大的珍貴......
就讓親情和感恩,從朋友圈裡真正跳轉到實際生活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