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編 導 讀
提到真菌,你會想到什麼?平時我們吃的木耳、蘑菇?還是導致多種難治疾病的罪魁禍首?真菌,可以說是一群既能「食用」也能「藥用」、既能「致病」也能「治病」的神奇生物。在大自然中,還有著一群天然具有抗腫瘤作用的真菌,來一起認識下吧!
古代對真菌的入藥應用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直接用某種真菌的子實體、菌核等入藥,現稱為藥用真菌。《神農本草經》記述茯苓、靈芝等6種藥用真菌。《本草綱目》收載藥用真菌包括木耳、馬勃、香菇、蘑菇等約20種。至20世紀60年代,有名可查的藥用真菌達到40種左右。
真菌入藥另一類型是經一種或多種真菌在各種基質上自然發酵,形成各種曲、醬、酒等入藥,約有10種,可稱為真菌藥物。例如:《藥性論》所記「神曲」,能「化水谷宿食」,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人工製成的典型的真菌藥物,一直沿用至今。《名醫別錄》錄有「醬」,還記載了用馬勃治療瘡瘍,與「神曲」同為真菌藥物。《本草綱目拾遺》記有「酒釀」。
1、靈芝
赤芝(圖片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談到古代藥用真菌,不能不說起靈芝。芝類藥用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上品。根據芝的顏色不同,又將其類分成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黃芝、紫芝六種。《本草經集注》曰:「此六芝皆仙草之類,俗所稀見,族種甚多,形色環異,並載《芝草圖》中。今俗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狀如木檽。」古人對靈芝的藥用價值有深刻認識,醫家也對之推崇備至,稱為「仙草」。
2、桑黃
在藥用真菌中,目前桑黃多用於治療腫瘤。但在古代,桑黃主要用於婦科疾病,被稱為「婦科聖藥」。《藥性論》記載其功效為:「治女子崩中帶下,月閉血凝,產後血凝。男子痃癖,兼療伏血、下赤血。」此後,《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醫籍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人認為桑黃對於與血有關的疾病具有療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醫生為治療因原子彈爆炸而罹患癌症的病人,對各種野生真菌進行試驗,發現桑黃對腫瘤具有強大的治療功效,桑黃的抗腫瘤功效才被世人認識。
3、茯苓
圖片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藥性平和,因而中醫將其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傷寒論》中,以茯苓等藥材配伍成茯苓甘草湯、五苓散,可用於治療腫瘤導致的水腫、胸腹水等,臨床效果良好;《金匱要略》載有茯苓杏仁甘草湯用於治療肺癌所致胸悶憋氣,小半夏加茯苓湯用於治療腫瘤引起的胸水伴眩暈、心悸,茯苓澤瀉湯用於治療腫瘤化療導致的「胃反、吐而渴欲飲水」。陶弘景稱茯苓為「上品仙藥」,《本草求真》云:「茯苓入四君,則佐參術以滲脾家之濕,入六味,則使澤瀉以行腎邪之餘,最為利水除濕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謂也。」《名醫別錄》稱其藥性:「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髒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藥性論》記載茯苓:「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中醫將茯苓用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的治療。
茯苓也用於養生,留下許多佳話。魏晉時期,茯苓即被看作養生佳品,當時宮廷貴族及朝臣常以茯苓和白蜜一起服用。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轍從小體弱多病,30歲之後,他學習養生之道,經常服食茯苓,身體竟然漸漸強健。有感於這個經歷,他寫下《服茯苓賦》一文,稱讚茯苓:「可以固形養氣,延年而卻老者。」清代乾隆年間,太醫院御醫曾製成以茯苓為主要成分之一的「八仙糕」,乾隆皇帝直到80餘歲仍常服之。慈禧亦因脾胃受損、心脾久弱,長年食用茯苓餅調理。
4、冬蟲夏草
圖片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冬蟲夏草多用於保健養生的食療方。《月王藥珍》記載冬蟲夏草有「治肺部疾病」的功效。《重慶堂隨筆》記載:「冬蟲夏草,具溫和平補之性,為虛瘧、虛痞、虛脹、虛痛之聖藥,功勝九香蟲。凡陰虛陽亢而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調經種子有專能也。」
5、烏靈參
冬蟲夏草是一種老少皆知的藥用真菌,具有良好的養生效果,但與其作用相當的烏靈參卻往往不為人知。烏靈參又名黑柄炭角菌,為名貴的滋補藥用真菌,其菌核部位生長在白蟻廢棄的蟻巢中。因其色烏黑,具有似人參的補氣作用且因功效靈驗而得名。烏靈參具有健脾除濕、鎮靜安神、補氣固腎、養血等功效。《四川中藥志》載烏靈參:「補心、催乳、除濕鎮驚、利小便、止驚悸。」
6、雷丸
圖片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雷丸富有傳奇色彩,據說只能在雷雨天之後才可採集到。而在甘肅河西走廊,採藥人也形象地稱雷丸為「雷震子」。宋代《續墨客揮犀》一書記載:有一楊姓男子,中年時得了怪病,只要一開口說話,肚中就會發出聲音,且聲音越來越大。後來,他遇見一名道士,道士告訴他:這是應聲蟲病,可讀本草,當讀到某藥而肚中沒有聲音時,就立即服下此藥。男子按照道士所說讀本草,當讀到雷丸時,肚中沒有聽到聲音。他立即服下雷丸,從此怪病竟然解除。雖然這只是一個關於雷丸的傳說,但可見雷丸治療疑難雜症之神奇。中醫古籍用雷丸治療類似腫瘤的病證。如《串雅內編》所載「血膨方」,可用於腹內腫塊、子宮及卵巢腫瘤的治療。《本草衍義》記載,用雷丸、百部、白礬共研細末,以醋調和外敷,治療丹毒、瘤腫。
7、豬苓
圖片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豬苓也常用於抗腫瘤方劑中。《家用良方》載有治療癥瘕方(苓術二陳煎),其中就使用了豬苓。癥瘕出現的腹部結塊,或脹,或痛,或異常出血,與現代所說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的表現一致。
8、金耳
金耳因其顏色金黃,又稱黃木耳,因其形似人腦,又稱腦耳。金耳多見於高山櫟林帶,生於高山櫟等樹幹上,並與韌革菌有寄生或部分共生關係。金耳在20世紀30年代受到熱捧,被稱為中國最新發現、最有價值的補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真菌食品,金耳不僅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礦物質等,而且含有特殊的抗腫瘤活性物質。金耳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可抑制過敏性氣道炎症、舒張支氣管(平喘)、降血糖、増強記憶及改善腦損傷。
9、雲芝
圖片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雲芝的藥用價值可謂聲名遠揚,中醫使用雲芝治病有悠久的歷史。雲芝分布於各地的原始森林,寄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闊葉樹和朽木上。作為一種大型珍貴藥用真菌,雲芝目前常用於抗癌治療。從雲芝菌絲體及發酵液中提取的多糖,均具有強大的抑癌作用。近年的臨床研究發現,雲芝還具有減低腫瘤放化療毒副作用、穩定白細胞數量的功能。雲芝還用於慢性及活動性肝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治療。
好書推薦
《藥用真菌治腫瘤》
大自然真的是一座寶庫,蘊藏著許許多多具有神奇作用的生物。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一本專門講述具有抗腫瘤作用的藥用真菌的圖書。書中闡述了野生藥用真菌抗腫瘤的原理和方法,介紹了野生藥用真菌抗腫瘤的實踐經驗,內容淺顯易懂,值得一讀。 (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藥用真菌治腫瘤》(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文彭 陳康林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