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小兒女,各自「過春天」 | 名家

作者:CUP       2019-06-10 12:34:56


江湖小兒女,各自「過春天」 | 名家

文|馮錦芳

編輯|姬政鵬

近兩年,中國電影新力量的崛起有目共睹,年輕電影導演的作品時不時讓人耳目一新,部分年輕導演甚至在黃金檔期都能斬獲驕人的口碑和票房。

在這股新力量中,幾位年輕女導演的成績也相當不俗,李芳芳的《無問西東》、文晏的《嘉年華》、王一淳的《黑處有什麼》等,都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風格,對這個時代有所表達。白雪導演的處女作《過春天》也是這樣一部關心時代、關心人的作品。

非典型青春片

田壯壯導演說:「導演處女作,就該是這個樣子。」那麼,「這個樣子」是什麼樣子?用白雪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寫人的,有好看的動作線,要有力量的,要很當下」。

這個標準其實就是「現實主義 類型片」,看上去很簡單,要實現並不容易——反面的例證就是:要麼一味寫實,缺少類型元素加持,導致影片介面不友好,不好看;要麼一味娛眾,對現實的觀照和思考不夠,導致影片根基虛浮,沒力量。

江湖小兒女,各自「過春天」 | 名家

白雪的《過春天》當然實現了這個標準。之所以能實現,既得力於靠譜的製作團隊的全方位支撐,也有賴於她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掌控力。

這種掌控力來自於:熟悉的生活(6歲就隨父母從西北來到深圳)、專業的訓練(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紮實的調研(兩年2萬字採訪筆記,大量圖片及影像資料),以及對創作目標和原則的堅持(「寫人的,有好看的動作線,要有力量的,要很當下」)。

白雪一再在訪談中強調,《過春天》是劇情片,不是青春片,而且「既不是強類型片,也不是純文藝片」。之所以寫了這樣一個與青春、成長有關的故事,只不過碰巧故事的主人公是個16歲的女孩而已。

確如她所言,《過春天》和近年來影院裡大部分青春片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沒有回望被美化了的校園時代,也沒有將視點局限於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恩怨情仇,而是試圖以一位身份特殊的16歲少女「作為切入點,深深地在這個時代切了一刀,她就是這個時代的切片」。

《過春天》的主角佩佩是「跨境學童」,家和母親在深圳,學校和父親在香港,她則每天往返於深圳和香港之間。生活在深圳的母親家裡供著佛像,每天衣著性感地混跡於麻將桌,她的全部努力基本和尋求「運氣」有關——牌運或者男人。

江湖小兒女,各自「過春天」 | 名家

生活在香港的父親是工薪階層,有家室,時不時給佩佩點零花錢,但估計也是偷偷摸摸,否則自己也不必那麼省吃儉用,老吃公仔麵——整部片子這兩個人都沒有共同出現過。

16年前的香港和深圳,雖然地理距離和今天一樣,但生活形態卻天差地別,「掙錢在香港、生活在深圳」一度成為地域性的潮流,所以有了佩佩們。

佩佩們長大了,深圳也長大了,在複雜的家庭和社會結構中,在深圳和香港之間穿梭的佩佩們到底屬於哪裡?白雪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努力認真地表達它。基於這樣的主題和人物,作為被廣泛命名的「青春片」,《過春天》並不典型。

《過春天》在類型化敘事上,兼具青春片和犯罪片的形貌,但我懷疑這兩者都不是白雪所追求的,或許是主題和人物自然衍生的表現形式,只是「恰好」而已。

《過春天》不僅沒有刻意使用這兩種影片常見的敘事套路,甚至一般類型片的閉合結構也沒有完全遵守。

具體來說:作為青春片不夠典型:《過春天》雖然也寫少男少女,也有三角戀,但這種小兒女的情感糾葛並不是重點,他們各自的處境(深圳與香港社會的各個切面)及女主佩佩的成長才是;

江湖小兒女,各自「過春天」 | 名家

作為犯罪片不夠典型:佩佩接觸到以花姐為首的涉黑團伙,利用「跨境學童」的身份當「水客」,但對於犯罪的情節和橋段並不執迷,而是服務於表達主題、刻畫人物這個核心任務;

作為一般類型片不夠典型:雖然每個人物都有詳細的小傳和秘密,但影片並沒有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側面和他們的關係,意在言外之處較多,結尾沒有一一交代每個人的下落,結局有些開放,比一般的類型片更具文藝氣質。

難得的是,《過春天》在這些不夠典型中能堅定地維持著一種可貴的平衡,表現形式甚至故事情節都有機地服務於主題、人物,「人」是一切的核心。

或者,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夠典型,使這部處女作面目清新、言之有物,用一個青春故事完成了對一個時代的側記。

「跨境學童」是很小的一個群體,是「沉默的少數」,但也是時代的產物。在時代的巨大叢林裡,他們的生命和故事帶著各自的溫度,在斑駁的林間光斑中隱現,要麼時光中被看見和書寫,要麼時光中被忽略和消失。他們的生命和故事當然也屬於這個時代,值得用一部好電影去訴說。

為什麼耐看

關於《過春天》有很多標籤:跨境學童;深港「雙城記」;田壯壯監製;「青蔥計劃」扶持;萬達影業投資;平遙影展雙獎;海內外各影展入圍作品;豆瓣8.0高分;華語青春片2.0......被這些標籤勾起的觀影期待,在看第一遍的時候並沒有被充分滿足。

因為之前對「單非兒童」、「跨境學童」這些概念不了解,對影片中佩佩為了和閨蜜去日本看櫻花而一再鋌而走險覺得動機不足;對佩佩和父母、阿Jo、阿豪的關係有困惑的地方;對深圳、香港兩地時而固定、時而手持的攝影風格沒適應過來,一愣神就錯過了重要的細節。

江湖小兒女,各自「過春天」 | 名家

看第二遍的時候被細節和氛圍迷住了——《過春天》真是一部耐看的電影。

被反覆讚美的深港兩地區分攝影風格、互綁手機、三次定格、放生鯊魚、電子音樂等當然非常好,兩位主演的表演也相當耐看。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劇作的紮實:也許影片里有些人物、細節、情節呈現的形態是極簡的,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是一葉或者一枝,但每片葉子、每根枝條都有來處,背後都是一棵或大或小的樹。

這份紮實來自白雪導演和創作團隊對目標群體的精準聚焦、海量調研,以及于堅定的電影觀、審美觀。

佩佩的父親勇哥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佩佩放學後、回深圳前來找父親,可能這是父女見面並且拿零用錢的慣例,這場戲交代了佩佩父親的職業,應該和深港兩地的物流有關,也交代了佩佩和父親的關係。

兩個人互相比較關心,父親不希望女兒太晚回家,女兒不希望父親吃飯太湊合,父親給的零錢佩佩還要還回去兩張。

第二次和第三次父女之間都沒有說話,第二次是佩佩隔著茶餐廳的玻璃看到勇哥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地人吃飯,勇哥在那個家庭已當爺爺了。佩佩默默走開了,勇哥看到她了,但也沒有什麼表示。

江湖小兒女,各自「過春天」 | 名家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女星奇葩禮服:楊冪海苔裙,劉詩詩五花肉,賈靜雯貴賓犬,她最辣眼!


讓世界沉入「深夢」丨專欄


看房眼光比看男人厲害!林志玲「砸錢買豪宅」不手軟 鄰居「慘賠2900萬」她賺400萬成贏家


一位高中畢業就走向神壇的導演!不值得你進來看一看麼?


昆汀新作《好萊塢往事》出現李小龍,女兒李香凝不滿沒提前溝通


乘客偷拍亞航正妹空姐 網民暴動封「亞洲最美」


輕武器:史匹柏導演,戰爭巨作—拯救大兵瑞恩八人組裝備盤點


瓊斯下周正式開啟印第安娜5架攝像機,哈里森·福特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