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作者:CUP       2019-06-10 12:33:16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01

2018年4月14日,捷克著名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因病逝世,享年86歲。

一個半月後,他最著名的作品《飛越瘋人院》中文版話劇首次在中國的舞台上公演。

這部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的作品,改編自肯·克西的小說《飛越布穀鳥巢》,在獲得1976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改編劇本5項重量級大獎之前,率先從文字中走出,和觀眾見面的是1963年百老匯的舞台劇版本,當年一共出演1000餘場,一舉獲得了當年的托尼獎最佳復排話劇獎。

20世紀90年代,好萊塢評選「奧斯卡中的奧斯卡」,《飛越瘋人院》擊敗其他影片,獲得最佳殊榮。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在電影中,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的麥克墨菲,為逃避現實,假裝精神異常,被「囚禁」在監獄般的瘋人院中,他給病友們帶來了自由和歡快,把醫院鬧得天翻地覆。從始至終都在與邪惡的護士長進行種種反抗,最後被摘除了額葉,永遠留在了瘋人院。

有人認為,《飛越瘋人院》從誕生之日直到現在能獲得那麼多重要的褒獎,「社會因素恐怕要重於藝術因素」。

電影導演米洛斯·福爾曼1932年生於布拉格,憑藉《莫扎特傳》和這部經典《飛越瘋人院》兩度摘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也因此成為十分罕見的從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奔赴好萊塢之後仍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導演。

由於近半個世紀都在美拍片,以致於很多人或許都忘了他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標籤——「捷克電影新浪潮」旗手。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他的作品受到法國新浪潮的影響與啟發,在他的作品中,所繼承的,也是法國新浪潮所秉持的顛覆與革新精神,強調「真實」與「現實主義」。

縱觀福爾曼的創作,其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莫扎特傳》為代表的傳記電影,例如《月亮上的男人》(1999)。另一類,則是以《飛越瘋人院》為代表的,探究「自由」這一主題的電影,比如曾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性書大亨》(1996)

從捷克逃出來的福爾曼,對此想必有發自肺腑的感受。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飛越瘋人院》反映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青年反戰的情緒和當時社會流行的類似「無政府主義」的思潮。

至今看來,對於不同年代和地域的觀眾,都能帶來不斷的反思和警醒,也依然能喚醒觀眾對自由的嚮往與渴望,當一個正常的人被置入一個僵化的體制當中,自由便無從談起,「變瘋」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故事中,一向玩世不恭的麥克沮喪地垂下頭顱。然而沒人責難這個失敗了的英雄,反抗的力量使他不再束縛於高牆,實現了真正心靈上的突圍和飛越。

相反,現實的生活里,又有多少人有那樣的勇氣?

於是麥克成為某種意義上一千個人眼裡一千種樣子的那個哈姆雷特,他短暫人生背後難解的哲學命題,讓創作者們一遍遍地講述著這個故事。

02

中文舞台劇版的《飛越瘋人院》去年在北京海淀劇院首演時,12場幾乎場場爆滿。看過演出後的觀眾們都覺得:「這次中文版的演員幾乎達到了原版電影演員的神還原」。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導演佟欣雨在落地本土化的改編中,又以更接近於原著小說的敘述展開故事,利用各種元素進行了重新解讀。既延續了這部作品以塑造人物為主的特點,又讓更多電影中被弱化的人物在舞台上豐富和鮮明。

佟欣雨被業界成為最值得期待80後戲劇導演,他並不是科班出身,而是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對於戲劇的熱愛也是從上大學以後開始的。

當年剛進入大學的時候,他和喜歡的女孩約去看校園劇社的演出——《譁變》。看完以後,佟欣雨的感覺就是,「震撼,完全超乎預料」。

於是他去面試進入浙大梵音劇社,正式開始和戲劇結緣了。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在校園的舞台上做了四年的戲劇後,直到臨近畢業,他突然迷茫了。不知道是應該找一份跟數學專業相關的工作,還是追隨愛好,堅持戲劇。2012年正月,佟欣雨獨自從杭州來到北京,借住在梵音劇社的學弟家。

三天時間裡,他拜訪了朋友們介紹的十多位在北京工作的戲劇從業者,得到的答案也大多都是:金融行業很賺錢,你可以嘗試一下,做戲劇可不賺錢。

做了很多心理鬥爭以後,佟欣雨還是選擇了戲劇。

2015年,佟欣雨執導的小劇場熱門話劇《燃燒的瘋人院》火了,但在佟欣雨眼裡,《燃燒的瘋人院》像是節拍緩慢的爵士樂,裡面每個人物和情節都在柔和的推動整個故事。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而改編中文版話劇《飛越瘋人院》卻是重節拍的,劇中有激烈的場面和全情激憤的場面,配合現場的樂隊表演,與劇中制度壓抑的氛圍形成強烈對比,從音樂、音響等視覺聽覺方面營造自由的浪漫氣息。

佟欣雨從更深的層次出發,藉由瘋人院一群瘋子的反抗引發觀眾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表達一種對自由的追求,對尊嚴的捍衛,對既有制度的反叛和打破。

一場從電影到話劇的飛越,重現「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改編經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說里,對於「聯合機構」這個概念進行了很多的渲染,而到了電影版幾乎完全失去了這種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每個層面,企圖把人塑造成一模一樣的溫順的社會機器的隱喻,變成了另一種《肖申克的救贖》。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2019歐美動作電影連姆尼森主演《冷血追擊》


謝忻揚言要提告!老司機Line群「瘋傳神片」連好友都轉發,陳沂認證:就是本人!


李麗珍獨家講述潘源良再婚,自嘲好傻,遍體鱗傷,53歲重新出發!


高考結束該看個電影了?X戰警黑鳳凰?最好的我們?超級的我?


八部不按套路出牌的喜劇電影 燃爆整個假期 了解一下


日劇放送事故!沒想到意外發現!


《X戰警:黑鳳凰》口碑暴跌,六月無好片?不!還有這四部


火箭浣熊在《銀河護衛隊3》中找到真愛,女友竟不是浣熊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