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作者:CUP       2019-06-10 12:31:52


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總會有代溝,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到底是孩子的錯還是家長的錯呢?

其實有一點我們應該承認,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也一定會有一對有問題的爸媽,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時的溝通很容易遇到問題,注意溝通技巧是很必要的,反思也很重要。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孩子不願與家長溝通的八個理由

理由1:不關心孩子內心的想法

家長因為經驗豐富,他們對孩子的「安排」很多時候確實是捷徑,可這種未經孩子認可的捷徑恰恰不是孩子們需要的,這種需要即是主觀的獨立性體現,更是孩子客觀成長的必要條件。久而久之就給孩子留下了父母不關心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印象。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理由2:忽視孩子成長的煩惱

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往往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孩子一些成長的煩惱,而孩子的有些困惑可能在大人看來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於經驗尚且不足的孩子們而言確是一件大事。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理由3:對孩子提自己做不到的要求

「望子成龍」的父母們總是會對孩子嚴格要求,給孩子很大的學習或生活壓力。而自己卻並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很多要求,自己也沒法做到,這種情況下,父母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形象會一落千丈。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理由4:獨斷專權

孩子沒法跟父母溝通的一大原因就是父母比較強勢,不在意孩子的意見與想法,而對做一些有關孩子切身利益的決定時,往往獨斷專權,不徵求孩子的意見。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理由5:話題只有「學習」

每一個父母總希望孩子早日成才,在與孩子接觸交流的過程中,聊得最多的也自然是學習,要努力考上某某高中,某某大學。這會使孩子失去與父母聊天的興趣,最後慢慢演變為敷衍~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理由6:與家長談話變成說教

很多家長跟孩子聊天時,最後往往變成了說教,審問似的讓孩子彙報,本來孩子還想跟你分享一下的,到最後往往無語的收場了。

家長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聊天,只是單方面的一種灌輸。如果一個人,他自說自話,不理會你的任何話;他說話的時候你不能插話,你會喜歡跟他聊天嗎?

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平等交談,家長保持自己的權威姿態,又想讓孩子像朋友一樣談心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長此以往,孩子的回答也開始模式化:「恩,不錯,還可以,挺好的……」這樣應付的回答。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理由7:孩子害怕錯誤,躲避問題

有的時候孩子不願意聊天,可能是害怕自己哪裡出問題了。他們害怕聽到我們的回答,害怕這些回答會證實他們那些說不出的擔心(即都是他們的問題),或者我們會責備他們(他們因此會激動地責備他人)。

當你讓他聊聊時,他預見到可能招致更多的批評,或者太氣憤了沒辦法聊天。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願意交談其實在表達抗議。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理由8:孩子不信任父母

很多時候孩子們把自己的小心思告訴父母,但是大人往往不會重視孩子的感受,甚至會在人前去分享孩子的「秘密」當做玩笑,一而再,孩子從此養成了「慎言」的習慣。

也許孩子的「小秘密」並非那麼重要,但是年幼的孩子把「秘密」交到了最信任的人手上,但父母辜負了它。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是有自尊心的。孩子為了免受嘲笑的傷害就會選擇閉口不談。

也有許多孩子覺得聊天根本沒用,並堅信聊了也不會有任何幫助。當你感覺孤獨無助的時候,想著父母可以給你一絲安慰或者溫暖,但是很可能換來的是質疑和指責。所以,有時候孩子選擇不說,是因為說了,還可能帶來新的痛苦體驗。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那麼,家長們該如何做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走進他們的世界呢?

與孩子溝通的3則技巧

技巧一: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這個技巧並不僅僅是個人意見,更是太多孩子的呼聲。中國的家長們太喜歡做主包辦,勞心勞力的結果卻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還要收到埋怨。

家長們往往忽視了一點,他們自以為是的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一種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更是一種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最直接的表現。

家長說是為孩子好,孩子說家長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家長說學這個今後有前途,孩子卻說「不喜歡,沒興趣」。

無論是在指導學生選擇興趣愛好也好,選擇報考的高中也好,家長一定要記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交流不要專制,要溝通不要獨裁」。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孩子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準確、不恰當的成分,家長不要俯視,而要平視,要以溝通與協商的方式求同存異。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技巧二:要承認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

跟孩子們學——這是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樹立的意識,而且絕不僅僅是體現在「兒子,你教我學學電腦」,「女兒,這DVD怎麼看」這樣簡單的「討教」上,而是要求我們成年人在與孩子們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真正承認孩子們的優勢與長處。

承認在社會疾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某些不適應甚至是落伍;承認我們在教育孩子不犯錯、少犯錯的同時我們也在不自覺的犯著錯誤。

所以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虛心一點,只會更加贏得孩子們的信任。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小六閩南語課文 逼網友抓狂崩潰:我會瘋掉!


他被欺負朋友捨身救他,朋友被打他卻嚇跑了,還說朋友是孬種


婦人路遇打劫,看到劫匪手臂上的疤痕,婦人呆住了,隨後痛哭流淚


創業失敗,欠下巨額債款,為難之際,來一人送來了一百萬


做了一回好事卻起了貪心,最終走向監獄,貪得無厭必自食惡果


老公的小三問我要撫養費,我把她和老公趕出家門


給父親過生日卻被告知不是親生,得知親生父母現狀,他捐了骨髓


男朋友第一次帶我回家,未來婆婆的一席話,讓我決定為愛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