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聊幼兒園了,今天說說到幼兒園的收費問題。公立我們不聊今天只談私立幼兒園。說到幼兒園收費,那真是讓寶媽寶爸們一頭霧水的一件事。從幼兒園設施比較,從教師配備比較,從幼兒園環境比較,即便這樣也未必能研究明白其中奧秘。同樣是私立幼兒園,有的是收700,有的1000,有的3000。巨大的差距具體差在哪呢,不知道。
經過一番比較家長朋友選定了幼兒園,懵懵的交齊了剛開始談好的保育費和餐費,天真的以為這就包含了所有費用。可是沒想到入園之後還要交校服費,被褥費,教材費,軟體費,保險費。好啦,這一切都交完了,孩子順利入園了,沒過多久老師通知家長交空調費和取暖費。
最近網上一則幼兒園收取夏季空調費的新聞上了熱搜,又把這一話題推倒風口浪尖。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新聞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還是很吃驚的,空調和暖氣不應該是幼兒園的標配嗎?孩子上幼兒園最起碼的保障不就是乾淨的環境,安全的校園和冷熱適宜的教室嗎?怎麼除了保育費又來了個空調費和取暖費呢。而對於這種費用的收取,家長其實也是蒙的,該不該交呢?交的話覺得不合理,不交的話幼兒園方面又說不過去,畢竟孩子在人家手裡啊,萬一要是因為不交這個費用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發生改變了怎麼辦呢?所以大多數家長還是一邊默默質疑,一邊把錢乖乖的交上。
那這個費用到底應不應該交呢,那首先我們就要知道,我們已經交了的保育費都包含什麼:
公務費(含水電暖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固定資產折舊費(自籌資金或企業、公民個人投資建園)、教職工人員工資及社保費等正常辦學經費支出。不包括災害損失、事故、校辦產業支出等非辦學費用支出。
那麼好,這裡面清楚的包含了水電暖費以及政策辦學經費支出。所以,私立幼兒園以任何理由收取空調費都是不合理的,是可以到物價局舉報的。供一個孩子上學家長已經在經濟和精力方面付出了太多,所以該交的錢我們一分不少,不該交的我們也不多交一分。這就是我們家長應該有的態度。也是我的態度和我的觀點。
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句「孩子的錢好賺」的話,這讓很多商家抓準時機在孩子身上下足了功夫。有些幼兒園學校也是看準了家長捨得給孩子花錢這一點,謀取不合理的利益。可是都是為人父母,所以也請尊重別的父母賺錢不容易。不要打著善意,為了孩子等幌子來讓父母們更辛苦了。
你們還遇到過什麼其他奇葩的收費嗎?你們是怎麼解決處理的呢?